小编刚刚看到一个非常搞笑的话题 , 那就是古时候的人们一天吃几顿饭呢?是像我们现在这样一日三餐吗?小编觉得应该不是这样的 , 毕竟在当时中国非常的贫穷 , 而且粮食也没有这么多 。如果随意吃 , 那就早没吃的 , 都得饿死了 。到底古时候的人一天吃几顿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 , 下面 ,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图片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 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 , 但实话实说 , 那也只是一个缩影 。要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 我想几天几夜恐怕也讲不完 , 只好挑几个紧要问题 , 走马观花一下 。
比如 , 古人一天吃几顿饭?大家在家里围在一起吃饭 , 究竟从何时开始?餐桌上先后有哪些东东?不同地方 , 饭菜有啥区别等?
一天吃几顿饭?
当下一般是三顿(当然有的人因养生或治病需要 , 一天吃四、五顿 , 那是特殊情况 , 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 但古人特别是秦汉以前所谓普通老百姓却是吃两顿 , 俗称“朝食”(大约上午九、十点左右和“哺食”(大约在下午三、四点左右) , 也就是一早一晚 。
但从唐、宋是个例外 , 宋朝老百姓和当下一样 , 一天吃三顿 。当然类似的“例外” , 对宋朝来说还不止这一个 , 后面会有讲述 。
为啥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呢?
是为了身体健康吗?当然不是 , 因为古人平均寿命和当下人没法比 , 人生七十古来稀 , 当下人活到七、八十比较常见 。
古人吃两顿 ,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当时生产力底下 , 袁隆平还没出生 , 粮食生产率自然不高 , 如果大家都一天三顿 , 敞开肚皮吃 , 粮食是不够吃的 。
其次 , 我们现在吃晚饭 , 大多有电灯照明 , 很温馨 , 可古人没当下人好命 , 因为没电 。有人说 , 古代不是有油灯吗?
嗯 , 这个确实有 , 但普通老百姓可消费不起 , 尤其一用就是几个小时 , 那得花费多少银子啊 , 老百姓自然心疼 , 只能以“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心态 , 特别急需时才用油灯 , 否则就不会有什么“凿壁借光”的故事了 。因此 , 说古人基本上没啥夜生活 , 倒也是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