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余、予
说明:第一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表人称时,译为“我”;表示复数时,译为“我们”;在句中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我的”“我们的” 。是单数还是复数,须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来判断 。
第二人称:汝(先秦古籍中也作“女”,音rú)、尔(ěr)、若、乃、而
说明:第二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表人称时译为“你”,表示复数时译为“你们”;用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你的”、“你们的” 。
诲汝知之乎?(《论语十则》)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
盍各言尔志?(《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文章图片
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说明:第三人称代词,表示单数表人称时,译为“他(她、它)”;表示复数时,译为“他们(她们、它们)”;用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他(它)的”“他(它)们的” 。
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触龙说赵太后》)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孔雀东南飞》)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注意:古汉语人称代词单复数的形式相同 。有时“侪(chái)、辈、属、等、曹”附在人称代词后边表示一(同)类人,但它们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们”,含有“等等、一批”的意思 。
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 。(《狱中杂记》)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苏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指示代词①近指代词:此、是、斯、兹、之、尔、若、然
近指代词可译为“这、这里、这个、这样、这种”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谏太宗十思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
同时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
上一篇:微信怎么样恢复|微信删除如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