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采访人员 张扬 李力力
2021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越野赛,目前已有21名参赛人员死亡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梳理了这些年马拉松的意外伤害事件,其中管理不善、意外猝死,是导致这些赛事意外频发的主要原因 。
赛事管理不善导致伤害频发
1904年圣路易斯夏季奥运会的马拉松竞赛项目,由于主办方完全不上心,以至于被后来者称为史诗级灾难马拉松比赛 。
当时美国正值炎夏,比赛当天的气温大概是32摄氏度,太阳直射的区域,体感温度高达38摄氏度!
跑道条件不佳,现场尘土飞扬 。
据记载,全程40公里,竟只有一个水站,在距起点大概20公里的位置 。更奇怪的是,水站还是一口井,井水丝毫没有过滤,选手要撑过20公里后,才能喝到一口脏兮兮的井水 。
当时的奥组委成员詹姆斯沙利文称,这是他想出来的一个实验,想看看在严格控制参赛者的水分摄取量的情况下,通过刺激运动是否能发挥极限 。
文章图片
结果可想而知,这场比赛共有41位选手报名,有9位在赛前就选择弃赛 。剩下的32位参赛选手中,有18位因为体力不支放弃:有人没跑多久就昏厥了,有人现场抽筋,有人中暑,还有人因为一路吸进太多的灰尘、咳血倒地……
文章图片
当年参赛的选手
近些年,马拉松在中国快速发展,管理不善等问题也随之凸显 。南宁国际马拉松“拉拽冲线冠军运动员”、深圳南山半程马拉松比赛“抄近道”、厦门马拉松替跑者猝死等,缺乏规则意识的组织方,常常会给参赛者和赛事本身带来伤害 。
人为制造的爆炸酿成恶性事件
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市马拉松大赛终点线附近连续发生2起爆炸事件,造成包括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内的3人死亡,超过260人受伤 。
事后,奥巴马就爆炸事件发表讲话,表示联邦调查局将其按照“恐怖主义行径”来处理,任何针对无辜平民使用定时炸弹的行为都是“恐怖行径” 。称将尽一切力量找出幕后黑手,并让爆炸实施者付出代价 。
19岁的俄罗斯裔美国人焦哈尔萨纳耶夫被证实,和哥哥一起在比赛终点附近放置了炸弹,在逃亡过程中还杀死了一名麻省理工大学的校警 。
波士顿马拉松赛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马拉松比赛,也是世界五大马拉松之一 。这场比赛在每年的美国爱国者日,即四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在波士顿市举行 。
然而,类似波士顿马拉松的惨剧在体坛上并不少见,据新华社资料,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黑九月”组织成员杀害所有以色列人质,最终被德国警方全部击毙;2005年,恐怖分子在交通工具上引爆炸弹,造成52人死亡、700余人受伤,给伦敦奥运蒙上阴影;2010年多哥足球队遭遇安哥拉分裂势力扫射,导致3人死亡……
马拉松跑者猝死事件频发
参赛者对竞技体育的风险没有足够的认知,也是导致意外频发的重要因素 。
传统马拉松绝非一项高风险的运动,它最多的意外来自于选手的猝死 。根据此前英国和美国的数据统计,跑马拉松发生猝死的概率分别为0.8人/10万和0.75人/10万,也就是说大约13万人次的马拉松选手中,才可能出现1例猝死事件(1/130000) 。
中国马拉松第一例参赛选手猝死的意外事件发生在2004年北京马拉松,逝者为20岁的北京交大学生刘红斌和64岁的长跑爱好者胡守礼,分别参加半程和全程马拉松项目,这也是这项国内历史最悠久马拉松的第一例猝死事件 。此后几年广州、厦门、香港等地的马拉松也都有悲剧发生 。2014年中国马拉松进入赛事井喷期,2014-2016这三年共发生了14例猝死(2014年4例、2015年5例、2016年5例) 。
本次甘肃的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是马拉松的一个细分细目,和传统马拉松不同,越野赛是有较高的参赛门槛,这更接近于一项极限运动 。
马拉松越野赛的危险性要高很多 。马拉松是在平缓公路上进行,而越野跑则要翻山越岭在山野小径上进行 。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普通人要经过数月的训练才能完赛,而同样距离的越野跑比赛可能要经过数年的训练才能参加 。
2021年5月4日,选手杨立杰在参加2021乌蒙山超级越野赛的过程中,出现失温乃至幻觉,最后抢救无效去世 。一天之后,5月7日,社交媒体上又传出另一则噩耗,一位上海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在参加第十六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过程中心脏骤停,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
国外山地马拉松强制带保暖装备
法国UTMB环勃朗峰168公里山地马拉松,始创于2003年,在每年的8月底举办,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极限耐力越野赛事 。每年的参赛名额,先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积分达到报名条件之后,通过抽签才能决定谁能最终获得宝贵的比赛资格,一票难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