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导致考研人数不断增加,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另外,由于报考人数增多,为了选拔出更优秀的研究生,考研难度在不断地提高。考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这使得考研的备考压力不断增加。
2021年考研全国报录比3.4:1,2022年考研全国报录比3.7:1,2023年考研全国报录比5.7:1。由此可见考研的竞争在加剧。尤其是2023年同济大学电气工程报录比114:1,意味着114人中只有1个被录取。
那么究竟如何通过报录比,来帮助自己进行择校呢?下面文道君就给大家介绍:
以某年各类院校金融专业报录比情况为例: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报录比最低的学校是天津大学,最高的是中南财经大学;报考人数最多的是清华大学,报考人数最少的是重庆大学;录取人数最多的是西南财经大学,录取人数最少的是天津大学。
文道君之前就和同学们说过,报录比是衡量一个学校报考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报录比越高,报考人数越多,竞争就越激烈!对于普通同学来讲,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究竟只是想要考上研究生,刷学历;还是真的想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抱着不同的报考目的,我们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侧重。比如:想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我们在挑选专业的时候,就要仔细研究各个院校的老师,包括他们擅长的领域自己是否感兴趣等等。
而对于只是想要刷学历的普通学生或者成绩没有那么优秀想通过考研摆脱本科非重本、二类院校的出身的同学来说,了解目标院校的报录比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有些时候并非你的实力不够,而是有些院校报考人数太多,分数水涨船高,而这些学校可能并不具备想象中的高性价比。因此,对于没有执念或者非学霸来说,考研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可能让你事半功倍。这就是我们说的“考得好不如选的好”。
最后文道君想和大家说,报录比一般可以反映出一个院校的竞争程度,但是要注意一个报录比较低的院校可能是因为该院校的招生计划较少,而非竞争激烈。另外报录比只是一个整体数据,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录取概率,个人的实力和准备情况是决定录取结果的关键因素!
所以大家在报录比上要仔细分析哦,祝愿同学们报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