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快充已经成为如今大多数手机的标配 , 国产手机近年来在快充技术上的进步更是独步全球 , 目前对外公布的快充技术中 , 甚至只要十多分钟就可以将一部手机的电池充满 。
不过 , 这并不是最快的 , 在十年前有一项设计 , 只需要1分钟不到就可以将手机的电量变成100% , 而且成本极低 。 在不久的将来 , 这项设计或许将在欧盟的帮助下重新出现 , 并且彻底改变我们的手机使用体验 。
试想一下 , 在这项设计的帮助下 , 续航时间将成为过去 , 只要准备充足 , 你的手机理论上会拥有无限的续航时间 , 而且不需要被束缚在充电器附近 。 或许你有很多疑问 , 这项技术到底是什么?实现难度是否很大?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用上?
一分钟恢复电量的“神奇技术”虽然前面的一大段描述听起来很玄幻 , 但是使用过功能手机或早期智能手机产品的朋友或许已经猜到了答案 。 是的 , 就是换电池 , 电池没电了 , 直接更换一块满电的电池不就可以让电池恢复100%电量了吗?从关机拆电池到重新开机 , 一般来说整个流程不会超过1分钟 。
可拆卸的电池设计中功能机时代和智能手机诞生的初期 , 几乎是所有手机的标配(不包括iPhone) , 甚至当时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其实都采用的可拆卸电池设计 , 如笔记本电脑等都是可以通过拆卸及更换电池来迅速恢复电量 。
理论上只要你准备的电池数量足够多 , 就完全不需要担心续航等问题 。 在智能手机的早前发展阶段 , 可拆卸电池是安卓阵营的标准设计 , 而iPhone则是使用的不可拆卸设计 , 在当时被不少用户抨击 , 认为不可拆卸设计使得iPhone的使用体验变差 。
【这项技术完胜超级快充,但手机厂商都不想回归】
图源:insider
后续的发展大家应该都已经猜到了 , 虽然可拆卸电池有着不少的优点 , 而且对用户来说也更加友好 , 但是手机厂商显然不这么想 , 或许是模仿iPhone , 或许是为了内部结构设计的需要 , 不可拆卸的电池设计逐渐成为了手机市场的主流 , 如今 , 可拆卸电池仅在功能机和部分特殊用途的手机上仍有使用 。
虽然手机厂商给出了不少理由为“不可拆卸”的电池设计做辩解 , 比如降低手机厚度、提高安全性、更高的充电速度等 。 但是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 , 不可拆卸设计带来的优点其实都可以通过别的设计来弥补 , 况且为了提高充电速度而将可拆卸电池设计抛弃 , 多少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 。
甚至有阴谋论者认为 , 不可拆卸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手机的寿命 , 提高用户更换手机的频率 。 因为随着电池电量的下降 , 手机续航必然会受到影响 , 甚至会导致性能下降 , 只能通过去维修店更换电池来改善 , 而大多数用户其实都不会想到这一点 , 而是简单粗暴地选择更换新手机 。
不管如何 , 统治了手机市场乃至消费电子市场多年的不可拆卸设计 , 或许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过去 , 至少在一些主流产品上 , 我们应该能够看到更多可拆卸电池设计的回归 , 而这一切或许都要归功于欧盟新修订的一项法案 。
欧盟公布修订法案
近日 , 有消息称欧盟已经修订一项新法案 , 该法案旨在提高电池的可复用性和持续性 , 是欧盟针对环保措施的又一次法案修订 。 此前 , 欧盟通过了一项同样以降低设备损耗及资源浪费为目的的方案 , 这项法案将强制在欧洲销售的电子产品使用Type-C接口 。
强制使用Type-C接口的法案落地 , 将会使苹果被迫放弃使用了十多年的Lightning接口 , 将iPhone的接口更换为欧盟规定的Type-C接口 , 苹果最晚要在2024年完成产品的修改 , 否则iPhone将会被禁止在欧盟地区发售 。
对于消费者来说 , 这项法案显然是有利的 , 更换为Type-C接口的iPhone将拥有更好的充电与数据传输体验 , 即使忘记带数据线也可以轻松找到替代品 , 而不是因为接口不兼容而无法使用 。
图源:PCMag
苹果方面虽然对强制Type-C接口的法案颇有微词 , 认为法案会扼杀行业的创新能力 , 但是仍然表示会遵守相关规定 , 在未来修改iPhone的产品接口 。 苹果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 假设出现更好的接口规范 , 反而会因为法案的存在而无法得到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