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滋润着大地 , 草木葱茏 , 栀子花开 , 端午节如期而至 , 家家户户忙着包粽子 , 把过节的氛围渲染得很浓 。
文章图片
【漏斗|端午 |又是粽子飘香时】一年一度的包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议程 。 爱吃粽子的人多 , 包粽子也是一个颇为有趣的过程 。 先把粽叶和棕匹放进涨着水的大铁锅里烫熟 , 捞起来后清洗 , 粽叶一经烫熟 , 粽子香味就飘散出来 。 早几年自来水未接进家 , 村里人都把烫过的粽叶拿到井里去洗 , 一阵阵粽子香在井边弥漫开来 , 对吃粽子更加期待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腊肉粽、豆沙粽、毛草灰粽是多年来传承着的大众口味 , 至于鲜肉、鲜花、腊鹅肉、菌子等馅心料的粽子则是与时俱进的时尚产品 。 包粽子的原材料早早就已准备好 , 腊月间腌制的腊肉红肉肉(音ru)的 , 堪比火腿 , 切细了拌上草果面、盐巴 , 看上去很精致;褐色的饭豆煮得很熟 , 在锅里蹋成豆沙 , 豆沙中加入红糖和猪油 , 又香又甜;翠绿的茅草已被太阳光和火考成烟灰色的草木灰 。
文章图片
饱满圆润的糯米淘洗干净 , 各种馅心料分别放在菜盆中备用 。 包一个粽子一般用两匹粽叶 , 参差着叠放在一起 , 围成漏斗状 , 把糯米放到漏斗三分之一处 , 放在盆边磕几下 , 再用一枝筷子通捣一下 , 使糯米尽量到漏斗角 。 放入一层腊肉或豆沙 , 又加入糯米盖住馅料 , 再使劲压压粽子 。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操作 , 把漏斗口的粽叶盖下来包住粽子 , 棕匹两头搭起来成一个圈 , 搭口压在粽子上 , 拿着其中一端绕着粽子捆 , 捆好后拉着棕匹的另一端轻轻一扯 , 一个粽子便包好了 , “咕咚”丢进水桶里泡起来 , 糯米泡涨 , 粽子上的棱角更加分明 。 一大桶包好的粽子5个一串拴起来 , 用结疙瘩和编辫子来区分肉粽和沙粽 。 有时还用特别小的粽叶包上几串迷你型的小粽子 , 惹得小孩喜喜欢欢 。 几十年前不使用电冰箱时 , 煮熟的粽子一串串挂在板壁上晾着 , 隔两天又回进锅里热一下 , 直至吃完 。
文章图片
包粽子是一项难度系数不大但也不是很简单的技术活 。 捆粽子时要会使巧劲儿 , 劲儿大了 , 会把棕匹挣断 , 劲儿小了 , 包不紧 , 粽子少了棱角 , 甚至煮的时候会散在锅里 。 “师傅领进门 , 修行在个人” , 经过多少次练习 , 恰到好处地掌握了力度 , 双手娴熟地操作 , 特别是最后 , 左手握着粽子 , 右手优雅地一扯棕匹 , —个很铁实的粽子便包出来了 , 也体会到了包粽子的乐趣 。
文章图片
包粽子的时候 , 亲戚、邻里间常常互相帮忙 , 几个人围坐在一起 , 边包粽子边讲白话 , 还有小孩跑前跑后的闹着 , 热闹而温馨 。 准备多少糯米、粽叶 , 包多少粽子是计划好了的 , 但也会有点小误差 , 粽叶、棕匹不够了 , 有剩余的人家互相调剂一下 , 派小孩去要了来 , 立即就用上了 , 这一年的粽子也就包得圆圆满满 。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