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人看过贾平凹的《废都》吗?感觉咋样?
优质回答:
《废都》以80年代西安为背景,一部描写当时上流知识分子浮躁、空虚的世情小说,于1993年完成 。1997年,贾平凹凭《废都》获法国著名的费米娜文学大奖 。
此书大量生动形象的性场面描写,有些可谓浓墨重彩,如主人公庄之蝶和小保姆柳月那段,当时年少懵懂,不知杏有此用法 。后来每每春天看见杏,我就想起那画面,已不知多久没吃过杏了 。
因泛滥赤裸的性描写,加上大作家对省略号娴熟而巧妙的运用,此书曾被禁16年 。基本上读者看到的都是删节版的 。
《废都》写了什么内容?
《废都》,贾平凹一部80年代中国社会都市的“浮世绘” 。主人公庄之蝶,是四大名流作家之一,作者以其为中心拉开了一幕幕多彩的风流史 。
庄之蝶情网交织的四位女性: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 。她们分别代表了不同性格、追求、经历和阶层的女性 。她们的故事反应了当时社会文化和生活的不同侧面,同时也聚焦了共同点:时代过渡下的冲击、迷茫和浮躁 。
当人文遇上社会转型的经济大潮,迷茫、失落、不安,一定也有犹豫,但物质、欲望又那么有诱惑力,尤其在唾手可得时 。性格会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 。
这本书描写的不是少男少女爱情,而是已婚的庄之蝶一个个精彩的婚外情 。他太骚了,遇到的女人基本都被撩上几番 。这些主题在九十年代可谓掀起轩然大波,被认为社会影响很差 。
《废都》的“彷徨”和预见性
八九十年代,主流爱情小说,多以少男少女为题材,或青涩,或感伤,或唯美……很少有一部以婚外情为主题的长篇巨著 。据说采用的手法叫“中国古典草蛇灰线手法” 。
贾平凹在《废都》里加入了西方社会的意识流和精神气质,这对压抑许久正要宣泄的国人来说,无疑是催化剂 。贾平凹这种风格之变化,在当时文学来说,也是一种新鲜元素 。
现在想来,或许庄之蝶曾经的糜烂梦幻的世界,我们并不陌生 。
大作家笔下的庄之蝶,是不是现代版的贾宝玉?或者说一种贪婪人性的黄粱美梦?不得而知 。
用颓废填补寂寞,用滥性充实空虚,人生是更加迷茫后的沉沦……我只知道20多年过去了,《废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庄之蝶,柳月,还有一颗别有风味的杏……
其他网友回答
看过,不错得
其他网友回答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废都》刚一出版,好朋友雷英富先生向我推荐了该书,于是工作之余便细细浏览了一遍 。
贾平凹的《废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产生构思、酝酿、始写、至九十年代初略笔出版 。这期间经历了很多复杂曲折的过程 。那个出版的复杂过程正揭示了那个时期两种思想、两种认识的斗争 。
《废都》所描述的那些引读者入胜的故事情节,都是淋漓尽致的反映了那一段社会、那一段时代由传统、封闭、守旧开始向发展、演变、开放转化的一个真实记录 。是作者在那个背景下他人均不敢涉及自己独趟过河了,至所以在社会引起反响强烈,影响甚广,正是《废都》的意义存在 。也正是《废都》迎合了那个年月,顺应了那个社会,更是《废都》与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吻合之处 。
贾平凹的巜废都》虽经几番波折,但最后还是赢得了各种情况下的允许、赞许 。这是一个伟大的突破 。是贾平凹的幸运! 任何一部作品,无不是在歌颂或暴露,无不是和那个时代社会息息相关 。《废都》也正是这样,如果狭隘的只看一些文字情节,那是对《废都》夲身存在意义的曲解、误解 。
上一篇:旨在开发孩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