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10天前 , 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顺利返航 。在那之前五十天的时间里 , 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 , “奋斗者”号13次下潜 , 其中8次突破万米 , 实现了10909米的坐底深度 , 完成了首次海上试验 。
现在它回来了 , 上岸以后 , “奋斗者”号还要做什么呢?
“奋斗者”号上岸“体检”
带着我们近距离了解“奋斗者”号的这位 , 是它的总设计师叶聪 。叶聪也曾经是“蛟龙号”的首席潜航员和“深海勇士”号副总设计师 。从外观看 , “奋斗者”号更像是一条绿色的大头鱼 。
中国船舶集团702所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 叶聪:“蛟龙”号下潜深度是7000米 , 我们要下万米深度的话这个路程更远了 , 所以我们把圆脸变成了这样一个鸭蛋脸 , 这个形状会减少阻力 。
叶聪眼中有着一张鸭蛋脸的“奋斗者”号 , 从立项到下海经历四年时间 , 但这一次的成功下潜和顺利返航 , 并不意味着他和团队可以放松休息 。
中国船舶集团702所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 叶聪:回到岸上以后 , 我们会把潜水器整个再拆卸一遍 , 把每一个经历过海试的部件都做一次详细检查 , 类似于体检 , 看它经历了这些试验以后有没有什么变化 , 有什么损坏之类的?确保这个潜水器在完成了海试以后它的技术状态是正常的 。
2016年 , 作为国家十三五计划中“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的核心任务 , “奋斗者”号立项 , 目标就是挑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难以企及的万米深度 。
中国船舶集团702所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 叶聪:“奋斗者”号目前是人数最多 , 使用最频繁 , 深度也是最大的 , 能够提供这样的一个深海到达的能力 ,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
潜航员带你进舱体验
我们关注了那么多天的万米深潜 , 一直看到潜航员和科学家在“奋斗者”号的舱内开展着各项科研工作 。这次 , 我们的采访人员也跟随“奋斗者”号的主驾驶张伟 , 一起进到它的舱里体验了一番 。
在这次万米深潜的海试中 , 来自中国船舶集团702所的张伟是“奋斗者”号的主驾驶 , 与他一起下潜的还有另外一名潜航员与科学家 。
中国船舶集团702所 张伟:我是在这 , 比如说我们要在作业的时候可以这样子 , 让我们的脸能够更接近观察窗 , 就是这样子 , 如果说你坐在这里姿势也可以 , 但是我们时间长了以后会变换一下姿势 , 这样的话会感觉更好一些 。
【“奋斗者”号上岸“体检” 潜航员带你进舱体验】曾经参加“深海勇士”号试航的张伟成为“奋斗者”号的一个潜航班组的主航员 , “奋斗者”号共有三个潜航班组 , 三组轮流作业 , 每个班组由包括主航员在内的两名潜航员和一名科学家组成 。
11月10日 , “奋斗者”号向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 , 也是世界海洋的最深处发起挑战 。完成坐底之后 , “奋斗者”号要进行六个小时的作业和巡航 , 这也是目前世界上的万米深潜中持续最长的作业时间 。
中国船舶集团702所 张伟:首先从身体上来说应该还行 , 因为我们的空间确实比较小 , 我们的腿部可能会比较难受 。甚至有时候我们为了缓解一下腰部会蹲着 。另外我们时间越长 , 我们舱内的温度、湿度都会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我们在下潜过程中实际上从这种舱内可能会有30多度 , 到最后也就是一二十度 , 包括我们这里非常贴近舱壁 , 虽然这里有个垫子 , 但是那个时候外面海水的温度实际上是一两度左右 。
11月10日上午 , 三名潜航员在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后 , 享受了一顿距离地心最近的午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