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太空 梦幻之旅(科技自立自强)
——专访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汤洪波
核心阅读
从6月17日进驻天和核心舱,到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空间站度过了3个月时光 。对汤洪波而言,这是他第一次执行飞行任务 。空间站中的生活是怎样的?首次太空之旅给他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近日,本报采访人员专访了汤洪波 。
“我记得返回前,有一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回到地球,跟家人们团聚了 。我想给他们展示下太空技能,翻个筋斗,可一跳起来就落地上了,才发现已经失去‘特异功能’了,心里顿时有点失落 。”返回地面两个月后,汤洪波回想起太空生活,脸上满是怀念 。
【汤洪波|壮丽太空 梦幻之旅——专访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汤洪波】舱内的小物件仿佛都有一双翅膀,飞来飞去
时间回到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0号指挥员的倒计时,乘坐在神舟十二号飞船里的汤洪波凝神屏息,即将开启首次太空之旅 。
“点火!”火箭伴随着橘红色的尾焰腾空而起 。聂海胜和刘伯明特意将最靠近舷窗的“黄金观景座位”留给了汤洪波 。火箭进入太空后,他急切地打开舷窗,立刻被美丽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幽静广袤的深空中,地球散发出淡蓝色的光,蓝色和白色的纹路交错相间,宁静柔和、神秘壮美,汤洪波被深深吸引 。
约6.5小时后,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 。聂海胜打开通往核心舱的舱门,乘组3人“飘”进新“家”,成为第一批住客 。已经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的他们顾不得劳累,马不停蹄地开始布置 。可是,初来乍到的汤洪波不像两位大哥那样迅速适应太空环境,一开始还能像鱼儿自由徜徉,等到新鲜劲儿被眩晕感代替后,胃里一阵阵恶心,他不得不停止工作,赶紧钻到“卧室”躺下 。
空间站的饭菜种类丰富,科研人员精心研制了120多种食品,分为主食、副食、即食、饮品、功能食品和调味品6类,食谱一周轮换一次 。工艺上采用柔性高效杀菌技术,菜肴类副食的感官品质大为提高,尽力实现品种丰富、口感美味 。在空间站里,唯一现做的食品是酸奶 。把预制酸奶兑上水后,放入食品加热装置中,等待5小时就能获得新鲜可口的酸奶 。
食谱设计既注重营养健康和任务需求,也兼顾航天员个人饮食偏好 。汤洪波是湖南人,无辣不欢,他喜欢在白米饭上涂上一层辣椒酱,聂海胜爱吃红烩猪排和米糕,刘伯明爱吃红糖糍粑,粽子则是他们3人的共同爱好 。
吃饭也是他们的开心时刻 。他们盘腿悬空打坐,边聊边吃 。不时有小块的食物从包装袋里“飞”出来,他们就会顺势表演空中接物 。对汤洪波来说,舱内飘动的小物件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如梦幻一般,所有的物件仿佛都有了生命力,还长着一双翅膀,飞来飞去,有时还跟他们玩捉迷藏 。有一次,汤洪波跟家人视频通话时,给儿子展示了苹果,一转身,苹果就不知到哪去了 。3个人把舱里找了个遍,终于在一个机柜背后的角落里发现了它 。汤洪波忍不住调侃,真是一只会躲猫猫的苹果 。
太空如墨,一颗颗星星亮得耀眼,一度看呆了
提及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汤洪波终生难忘 。未出舱前,汤洪波担心自己面对深邃的太空会觉得害怕 。但真正走出舱外后,他全然忘记了紧张 。经过了数百学时的出舱训练,身穿经过优化改造的第二代“飞天”舱外服,汤洪波能够很娴熟地进行各项操作 。进行舱外应急演练时,他仅花了10多分钟,就“嗖嗖嗖”地快速从舱壁爬回舱内,比地面模拟训练时的速度还要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