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垒灶烤地瓜
作者 / 杨跃强
原载于《厦门日报》城市副刊
老家白交祠 , 此时正是地瓜丰收的时节 。 乡邻忙完秋茶采摘 , 又投入地瓜的丰收中 。
文章图片
白交祠 , 陈嘉新 摄
新出土的地瓜 , 农人不会着急食用 , 会把它们放到屋后的地窖中存放一段时间再食用 , 口感更黏糯甘甜 。
地瓜全身都是宝 , 瓜叶和果实都可以食用 , 根茎还能成为小朋友的配饰 。 当父母把地瓜叶割起后 , 小孩子们会去除瓜叶 , 把瓜茎折成间隔相等却相连不断的“链子” , 佩戴在脖颈和手腕 。 手巧的孩子还能编出各种样式来 , 引来伙伴们啧啧称赞 。 地瓜叶也可以食用 , 被称为“蔬菜皇后” , 营养价值高 , 叶片鲜嫩爽口 , 是农家人喜爱的一道家常小菜 。 地瓜的食用方法很多 , 可蒸、可烤、可生食 , 也可做成地瓜汤、拔丝地瓜 , 还可蒸熟后切块烘干成地瓜干 , 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 。
当然 , 我们儿时最爱的还是垒窑烤地瓜 。 秋日午后 , 约上几个小伙伴 , 三五成群一同烤地瓜 , 还进行垒土窑比赛 。 找一处土块较多、干湿合宜的田地是第一步 , 接着确定风向 , 洞口要开在顺风的方向 。 然后用大而结实的土块作为窑底 , 越往上垒 , 土块越小越轻 , 更是见垒土功力的时候 。 到窑顶搭建的步骤 , 就是一决胜负的时刻:垒窑的人屏息凝神、小心翼翼 , 生怕下手一急 , 整个土窑应声而倒;旁边的小伙伴谁也不敢吵闹 , 都期待着自己这一方能锁定胜局 。 最后胜出的人 , 会在窑旁露出胜利的喜悦 , 然后到近旁和小伙伴们欢呼雀跃 , 担心得胜的庆贺声震动到土窑 。
遗憾败北的一方总是不愿轻易认输 , 急匆匆约定下次再决高下 。 接着就是烧窑了 , 小伙伴们轮流添柴 , 照管着把窑火烧旺 , 那期盼早点吃到烤地瓜的心情 , 就像那燃烧的火苗 , 越烧越旺 , 越燃越红 。 一直烧到土窑的中上部呈赤红色 , 把炭火匀开 , 将地瓜摊放进去 , 再埋上炭火 , 接着用木棍轻捅土窑顶部的土块 , 那些烧红的土块就扑簌扑簌覆盖上了 。 再把土块敲碎敲实 , 将地瓜藤覆盖在上面 。 最后照例是要拿着一根木棍绕着土窑顺时针转几圈 , 口中还念念有词希冀地瓜快快熟 , 四散开去玩闹 。
文章图片
许梦洁 摄
当夕阳染红天际 , 我们也饿了 , 又聚集回土窑前 , 经过一下午的焖烧 , 窑里散发出阵阵地瓜香 , 我们个个口齿生津 。 开窑取地瓜 , 表皮热得烫手 , 边剥皮边大口吹气 , 哪个小伙伴不小心一哆嗦 , 地瓜就掉到土里沾满泥土 , 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 那地瓜吃的 , 真是又烫嘴、又烫手 , 还带笑 。 秋来地瓜香 , 我又想着回老家垒窑烤地瓜了 。
文章图片
许梦洁 摄
作者
文章图片
杨跃强 , 男 ,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人 , 任教于厦门市集美区新源小学 。 爱好写作 , 以“读书、为文、笃行、立志”自勉 , 写身边故事 , 品生活本味 , 作品散见于《厦门文学》、《厦门日报》、《厦门工人》、《集美报》、《新教师》等刊物 。
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