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陪小侄女去上周末数学班,刚一下课她就跑来跟我告状,说同桌的小男孩抢了她新买的课外书,她要了好几次都不还她 。
我问清楚原委,正准备带她去要书,小男孩就被母亲拎着过来道歉,他在母亲的呵斥下鞠了个躬,说完对不起,还是眼巴巴的盯着那本书,神情诚挚又渴望,我有点于心不忍,安慰他:
你要是喜欢,等穆尔看完你问她借,你们是好朋友,她一定会借给你的 。
小男孩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而他母亲却在身后冲我偷偷摆手,等两个孩子跑开之后,她低声解释:
我平时不让他看这种闲书,说了多少次,还是管不住,一眼没看住,还去抢同学的书,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他 。
我听的有点吃惊,问,让小孩养成阅读的习惯不是好事吗?况且他们读的也是名著,又不是什么低幼的读物 。
名著有什么用!她叹口气:你是还没当家长,不懂我们做父母的苦心,现在连小升初的压力都这么大,有时间还不如去做两道数学题,背几个单词呢,看这种闲书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 。
考试不考以后也能用的到啊,我想反驳 。
她没等我说完,便把手一挥:连眼下都顾不得,以后还不知道有多远呢,先把成绩提上去再说吧,这次期中考试又没考到95分,真是急死人 。
我没好意思再劝,却有点同情那个小男孩,他本应有机会去看繁花青草星辰大海,却被父母拿一纸试卷挡出,眼前心上,只剩下黑白的试卷和鲜红的分数 。
父母短视的习惯,又会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影响这个孩子,让他只会盯着面前的一亩三分地,而不愿意抬抬头,去看远方那些旷达明亮的可能 。
小时候养成的模式,要在成年后花去太多精力时间去修正,甚至会成为伴随我们一生的习惯 。
-02-
我曾经带过一个新人,印象特别深,应届毕业生,年级前三名,品学兼优也有创意,提前两个月就转了正,接手了当时很重要的一个项目 。
那段时间她天天加班,常常到10点多的时候还在发邮件,我问过她几次,需不需要给你的项目加帮手,她都顶着硕大的黑眼圈坚决摇头:
不用不用,没问题的,我一个人可以 。
可她再拼,终归也只有一双眼睛两只手,项目上纰漏不断,连老板都亲自过问了好几回,有天我把东西落在办公室,九点多的时候回去取,老远就看到她趴在桌上,办公室里空无一人,而她在哭 。
“我觉得自己好糟糕啊,什么都做不完,什么都做不好,我真的太无能了”
“既然觉得这么吃力,为什么一直不说?要资源要人手还是要协助,总得讲出来才行啊”
她哭了一会儿,渐渐冷静下来,说:
从小我爸妈就跟我说,女孩子要自强,不要主动找人要东西,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不要去麻烦别人,每次他们发现我求助,就会说一大通话来数落我,我很害怕你们也会这样想我,觉得我无能,不负责任 。
下一篇:宝宝乳牙患龋后要不要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