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1日 ,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武田制药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琥珀酸莫博赛替尼胶囊(商品名:安卫力/EXKIVITY)上市(图一) 。 该药用于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且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

文章图片
▲图一NMPA批准莫博赛替尼上市

文章图片
▲图二EXKIVITY(mobocertinib , TAK-788 , 曾译作莫博替尼)
莫博赛替尼获批依据
莫博赛替尼是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批用于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GFR20ins)的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 。 在现有的各类针对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靶向治疗方案中 , 莫博赛替尼是最前沿的一种 。 莫博赛替尼在国内的获批基于ExkivityⅠ/Ⅱ期(NCT02716116)临床研究结果(图三) , 该研究纳入了114例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EGFR20ins的NSCLC患者 , 经研究者评估的结果显示 , ORR(客观缓解率)达到了35% , DCR(疾病控制率)达到78% , DOR(缓解持续时间)达到15.8个月 , m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7.3个月 , 中位OS(总生存期)达到了20.2个月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三莫博赛替尼在I/II期研究中 , 显著改善了PPP(铂类经治患者)队列PFS与OS(图源2022年ESMO)
在2022年ESMO上还报告了一项莫博赛替尼治疗的EGFR20ins型NSCLC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 。 该研究纳入了982例患者 , 其中约81%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 。 患者分别接受莫博赛替尼与其他治疗方法(包括传统EGFR-TKI、免疫治疗、化疗或联合治疗 , 称为RWD组) , 对比疗效差异 。 结果显示莫博赛替尼组和RWD组的ORR分别为35%和12% , 中位PFS分别为7.3个月和3.3个月 , 中位OS分别为24.0个月和12.4个月(HR=0.53) 。
莫博赛替尼的安全性
最常见的TRAE(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腹泻(90%)、皮疹(45%)、甲沟炎(34%)、恶心(32%)、食欲下降(32%)、皮肤干燥(30%)和呕吐(30%) 。 3级及以上TRAE(≥5%)为腹泻(21%) 。 19例(17%)患者因AE停药 , 最常见的导致停药AE是腹泻(4%)和恶心(4%) 。 总体而言 , 莫博赛替尼的不良事件与其他EGFRTKI相仿且可控 , 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
莫博赛替尼的局限性
2022年ASCO年会上发表的Ⅰ/Ⅱ期研究结果表明 , 莫博赛替尼在携带EGFR20ins且发生脑转移的NSCLC患者中的颅内活性可能有限 。 因为在该分组中观察到该药物的应答率较低 。 具体来说 , 在基线期未发生脑转移的经治患者中 , 莫博赛替尼影像学确证的ORR为35% , 基线期发生脑转移的经治患者ORR为18% 。 两组的PFS分别为9.2个月和3.7个月 。 然而 , 在基线期未发生脑转移 , 但首次使用莫博赛替尼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脑转移)的患者 , 能否从中获益仍在研究中 。
莫博赛替尼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2022年ASCO上报告了一项对比莫博赛替尼和埃万妥单抗(amivantamab , 已获FDA批准上市)在临床研究中疗效的数据 , 结果显示两种药物为患者带来的生存获益接近 , 虽然未存在统计学意义 , 但莫博赛替尼在数值上显示一定优势 , 且考虑到莫博赛替尼作为口服药物更容易用药 , 莫博赛替尼可能更具优势 。

文章图片
▲图四EGFR各突变类型阳性率
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作为EGFR突变频率较高的一种非经典突变 , 在中国人群中占EGFR基因突变的2%-5% , 占NSCLC的0.3%-2.9% 。 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异质性高 , 目前已报道了122种突变亚型 。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对现有一至三代EGFR-TKI及免疫疗法均不敏感 , 因而临床上亟待相应疗法的开发 。 莫博赛替尼的出现打破了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的治疗困境 , 填补了临床的治疗空白 , 为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NSCLC患者带来了生存希望;而它的获批将开启我国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NSCLC治疗的新篇章 。
2023年1月11日 ,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武田制药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琥珀酸莫博赛替尼胶囊(商品名:安卫力/EXKIVITY)上市(图一) 。 该药用于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且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