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东市水东江镇地处娄邵衡三市交界处,矛盾纠纷主要集中在婚恋、土地、劳动纠纷等方面。近年来,水东江镇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构建“1+1+1”矛盾调解机制,为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提供了坚强的阵地堡垒。自一站式实际运行以来,镇矛调中心、村级调解站共受理矛盾纠纷150余起,调处成功率100%,群众回访满意率100%,无一起重复调解案件,无一起“民转刑”案件。2023年,该镇荣获“湖南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称号。
“1”——建强“一个支部”,党建引领破难题。成立基层政法队伍党支部,由武装政法委员担任党支部书记,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共6名党员转入组织关系,统筹协调全镇重大矛盾纠纷化解。一是强化力量保障。以组织生活为载体,支部每月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技能提升、实践锻炼等活动,全面加强基层政法队伍党支部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矛盾调处能力。二是强化村级作用。在村一级成立村级治调委员会,由村支部书记带领热心党员、乡贤、村民代表参与,及时调处矛盾纠纷并报告情况,确保“小事不出村”。三是强化常态运转。党支部坚持“一月一汇总一分析研判”,每月对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汇总分析研判,对重大矛盾实行联合调处。2023年以来,共处理重大矛盾6起、非正常死亡案件2起。
“1”——抓好“一个中心”,整合资源聚合力。整合便民服务中心原有的综治中心和信访接待室,建设矛调中心办公室、矛盾调处室和接待大厅,总面积约100平方米。一是部门轮驻联动调。利用矛调中心和镇政务大厅相邻办公优势,开辟各部门“绿色通道”,针对辖区内婚恋、土地、劳动纠纷等方面矛盾突出的实际,组织妇联、民政、自然资源、社保、医保等部门在中心轮驻办公,及时接待和调处各类型矛盾。同时,将领导带班接访机制与中心运行相结合,及时调度各线矛盾化解。二是专业力量高效调。聘用2名法律顾问随叫随驻,对涉法涉诉信访矛盾进行调处化解。选聘2名经验丰富、公道正派、善于调解的退休老干部担任矛调中心专职人民调解员,实行“坐堂接访”。2023年以来,累计下村到组、直奔现场、下沉一线调处矛盾20起,有效提高了纠纷化解率。三是社会参与广泛调。在辖区内“全覆盖”建设村级调解站22个,邀请老党员、热心乡贤、退休老干部、新型就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矛盾调处。目前全镇村级调解站共吸纳乡贤79人,2023年乡贤累计参与矛盾调处25起。
“1”——用活“一个平台”,强化联动建机制。依托“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息平台,积极推动矛调中心和网络体系同步建设,窗口平台与智慧系统一体打造。一是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全镇划分为52个网格,配备22名网格长、52名网格员,充分发挥“前哨”作用,推动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上办。二是完善村级源头治理机制。组织开展网格员业务培训,推广运用一站式信息平台,构建“矛调中心-调解站-网格员”+“信息平台”的“3+1”模式,发现矛盾及时上报到一站式信息平台,让矛盾台账更加清晰。三是构建镇村两级联动机制。引导群众“码”上反映问题、“码”上上报矛盾,镇村两级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并指派合适人员上门调解,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同时,实行“周内必回访”机制,有效避免了同一矛盾“再次发生”,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杨益良 唐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