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管理办法设立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罕见病、临床急需新类型特医食品审评时限由最多的90个工作日缩减至30个工作日,此外,在标签标识方面规定更加严格,明确产品标签不得对产品中的营养素及其他成分进行功能声称,防止误导消费者。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办法》进一步严格产品注册条件、要求、程序,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临床效果,强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业研发临床急需产品,不断扩展特殊人群的可及性。《办法》共7章64条,对拟在中国境内生产并销售特医食品和拟向中国出口特医食品的境外生产企业,从申请条件、注册程序、临床试验、标签与说明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办法》鼓励研发创新。设立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对罕见病类别、临床急需且尚未批准新类别等产品实施优先审评,审评时限由最多的90个工作日缩减至30个工作日,优先安排现场核查和抽样检验,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满足临床需要。
在标签标识的规范方面,《办法》强调特医食品标签应当真实、准确、清楚、明显,符合法规标准要求;严格标签主要展示版面应当标注的内容,便于消费者识别;明确产品标签不得对产品中的营养素及其他成分进行功能声称,防止误导消费者。
据人民日报,截至目前,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注册的国内外企业已超过40家,相关产品140余种,其中,国内企业及国产产品注册数量逐年增加,特医食品产业整体上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规模。
记者在电商平台查询各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发现目前市面上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产品标识上,都有明确的标注,在营养成分、注意事项上也有明确说明,并明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认证,颇为规范。但部分产品在宣传上存在一定的功能性表述,有“擦边”嫌疑。
比如雀巢佳膳悠选老人营养粉,在产品外包装可以清晰看到“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的字样。在该产品的电商旗舰店销售页面,对该产品的所含的成分进行了一定宣传,如“乳铁蛋白富含支链氨基酸,有助于改善肌肉组织”,提到可溶性膳食纤维时,页面有“降低血浆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预防糖尿病,控制肥胖”“预防肠癌,缓解或预防某些肠胃疾病”等话语。在醒目的介绍后,有一句提醒:“详情页三大优势内容和图片皆为营养知识科普,不代表本品功效”,但字号很小,容易被人忽略。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上一篇:美股银行指数收跌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