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的信息显示,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下称《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山东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布局总规模达5.06万公里以上。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建成“济南、青岛两心辐射,临枣济菏一带相连”的一体化交通网。对外与京津冀、长三角、黄河流域地区及周边省份之间的快速通道布局更加完善,高速(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省际出入口分别达到15、39个,全部省际相邻县均有高速公路连接。
根据《规划纲要》,到2035年,建成能力充分、覆盖广泛、结构合理、便捷顺畅、衔接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高效率的“一轴两廊十通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以轨道网、公路网为主干,内河水运网为补充,沿海港口群、机场群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高效衔接的“三网两群一体系”,有力支撑“123”客运通达网(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内1小时通达、省内各地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和“123”物流网(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山东省作为东北亚乃至“一带一路”的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更加显著。
《规划纲要》提到,积极融入国家京津冀-长三角主轴,积极对接京哈走廊,在基本形成沿海、京沪二、京沪、京九四个纵向通道基础上,加快完善滨临通道,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区域连接。
打造便捷高效的轨道网。加速推进高速(城际)铁路、普速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加快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客运轨道交通网络,完善干支相连、专线延伸的货运铁路网络,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半岛城市群”。
加快贯通高速(城际)铁路主通道,规划布局“八纵六横”高速(城际)铁路网,总里程约6500公里。积极配合国家有序推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和高速磁悬浮试验线路规划建设。
充分利用高速(城际)铁路和普速铁路等提供市域(郊)列车服务,有序推动市域(郊)铁路建设,支持对既有普速铁路进行适应性改造,围绕都市圈建设,打造轨道上的1小时通勤圈。
重点加快济南、青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城市开展轨道交通规划建设。
按照“加密、扩容、强连接”的原则,加快繁忙路段扩容改造,有序推进并行线、联络线建设,规划建设以“十二纵八横十一射”为主骨架的高速公路网,规划线位约12000公里,研究线位约3000公里。
山东正从多个方向发力,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连通省际、城际运输,推进经济圈交通网的优化升级,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圈之间互联互通水平,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东还瞄准了2035年规划目标——《规划纲要》提出,建成立体畅达的轨道网、公路网、内河水运网,广域辐射的沿海港口群、机场群。实现市市有机场、通高铁,县县双高速。高铁站服务范围覆盖全部县(市、区)。二级及以上公路覆盖全部乡镇节点。铁路覆盖全部沿海主要港口重要港区、重点物流企业及物流园区。沿黄两岸所有县(市、区)拥有一条及以上过黄高等级公路。农村公路覆盖全部自然村。
《规划纲要》还强调,加强城际和市域(郊)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构建“济南、青岛两心辐射,临枣济菏一带相连”的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打造1小时通勤圈,支撑沿黄河、胶东半岛、鲁南三个城市片区联动发展。
沿黄河城市片区包括省会经济圈的济南、淄博、东营、泰安、德州、聊城、滨州7市及鲁南经济圈的济宁、菏泽2市。重点以济南为中心,完善济南-德州、济南-滨州(东营)、济南-淄博、济南-莱芜、济南-泰安、济南-聊城6条放射状通道和德州-滨州-淄博-济南(莱芜)-泰安-聊城-德州环形通道,加快构建“环米字形”综合交通运输主骨架。规划以济南为核心的“一环十一射”高速铁路、“两环十六射”高速公路布局,济南与周边市实现“高铁双通道”,高速公路实现“县县连省会”,打造省会半小时交通圈。强化省会经济圈与济宁、菏泽地区交通连接,以济南为引领,推动形成以沿黄高铁、沿黄两岸双高速为骨架的沿黄达海综合运输通道,提升与京津冀、中原城市群省际通道能力,支撑沿黄河城市片区高质量发展,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除了省会经济圈,《规划纲要》还提出,构建胶东半岛城市片区交通网主骨架。胶东半岛城市片区包括胶东经济圈的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5市。重点以青岛为中心,完善青岛-日照、青岛-潍坊、青岛-烟台、青岛-威海4条放射状通道和日照-潍坊-烟台-威海半环形通道,加快构建“扇形”综合交通运输主骨架。规划以青岛为核心的“一环七射”高速铁路、“三环十射”高速公路布局,打造胶东1小时交通圈。以青岛为引领,充分发挥对外开放桥头堡作用,支撑胶东半岛城市片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海洋创新发展高地、高水平改革开放引领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构建鲁南城市片区交通网主骨架。鲁南城市片区包括鲁南经济圈的临沂、济宁、枣庄、菏泽4市。重点强化临沂-枣庄-济宁-菏泽带状连接通道,加快构建“三字形”综合交通运输主骨架。规划“七纵两横”高速铁路、“三横十四纵”高速公路、“一纵一横”内河高等级航道布局,打造鲁南1小时交通圈。加强鲁南经济圈各市与长三角城市群通道衔接,支撑鲁南城市片区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先行区、全国转型发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经济隆起带。
根据《规划纲要》,到2035年,山东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布局总规模达5.06万公里以上。铁路网将达1.25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城际)铁路6500公里以上,普速铁路6000公里以上;干线公路网3.5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公路1.5万公里以上(含研究线位约3000公里),普通国省道2万公里以上;内河航道3100公里以上;沿海主要港口3个,地区性重要港口4个,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400个;内河主要港口1个,地区性重要港口4个;运输机场16个,通用机场100个。
来源:经济导报
上一篇:14日美元指数跌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