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德州开创“1+1+N”服务企业模式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大众网记者 张振楠 德州报道
11月14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挥仲裁特色优势 创优法治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德州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郑玉宽介绍德州仲裁充分发挥仲裁职能,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德州仲裁委员会主动融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局,制定出台《德州仲裁委员会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七条服务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裁对接促进民商事纠纷市场化调解等意见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推出系列便民惠企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覆盖面,有效提升工作质效和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已受理案件标的额2.5亿元。
德州仲裁委员会联合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推出“商事仲裁+劳动仲裁”协同服务企业新模式,围绕“普法联办、队伍联建、服务联动”三个方面,组建1名业务科长牵头、1名县域仲裁服务专员、N名仲裁员的“1+1+N”服务企业团队,深入企业帮助解决法律难题,进一步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联系,进一步靠上为企业搞好服务,进一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力为促进企业解难题、增信心构建“大仲裁”闭环服务新格局。目前,已组建4支服务团队,在德城区、天衢新区、宁津县、武城县等4个县(区)开展服务活动5次,走访企业21家,解决法律问题26个。该项工作,被山东省仲裁协会列为全省改革典型并被积极推广。
德州仲裁委员会通过建立金融纠纷仲裁化解“绿色通道”,遴选经验丰富、专业突出的仲裁员成立金融纠纷仲裁团队,靠上为金融行业提供法律服务。优化办案流程,提高办案效率,针对金融案件当事人流动性大等特点,积极运用“流动仲裁庭”“非工作日庭审”等措施,进一步减少金融纠纷当事人仲裁成本。同时,联合物业主管部门,建立物业纠纷调解与仲裁衔接工作机制,形成了物业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调裁衔接、多元治理”的工作体系。依托市物业协会,组织全市物业企业开展仲裁法律培训7场,培训400余人。2022年以来,共受理物业纠纷案件572件。此外,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仲裁服务岗”,派出驻点仲裁工作人员,为来访人员提供专业的仲裁服务,解答各类法律咨询和问题,提升来访群众法律维权意识。自入驻以来,共接受当事人电话咨询120余次、现场咨询5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