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1+1+1”机制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通讯员 常帮娃
“这儿住的条件好,吃的饭菜可口,从院长到服务员,都视我们如父母,为我们铺床叠被、洗澡搓背、洗衣服、剪指甲、悉心服侍,非常满意!”近日,位于全省最大易地搬迁社区兴贤里西侧卢氏县养老服务中心,来自该县文峪乡麻家湾村85岁的麻秀英笑着说。
走进这家养老服务中心,两座崭新的五层综合大楼映入眼帘,办公室、餐厅、多功能会议室、活动室、宿舍、医务室、洗衣室、洗澡间等设施齐全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卢氏县养老中心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现引进运营方甘美和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为其公建民营企业主体,让老人们享受到吃、住、养、乐一体化高效服务。”卢氏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随云介绍。
眼前一幕,正是卢氏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发生可喜变化的缩影。近年来,卢氏县聚焦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构建“1+1+1”机制,着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盘棋”打好养老服务设施组合拳。该县出台了《卢氏县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规划先行,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先后投入了1.29亿元,先后建成了县养老中心、东明综合养老中心、莘城养老中心、县重度残疾人照护和特困人员供养中心等一批示范性养老服务设施,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对全县19个乡镇(街)敬老院进行升级改造,已全部转型拓展社会养老功能。积极完善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村级老年食堂或日间照料中心213个。采取“一户一策”的措施,为210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这儿的条件很好,我们住得好、吃得好,大家一块儿聊天、下棋,还有医疗服务,很舒心,孩子在外地上班也就放心了!”日前,在率先委托引进河南有道康养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转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试点工作的东明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2岁的王玉琴笑着说。
“一张网”心贴心惠民政策全覆盖。该县按政策足额及时发放特困集中供养老人的生活费,服务人员的工资。同时,实施高龄老年人津贴制度。
作为全县村级养老服务标杆翰林路社区慈善日间照料中心,照料区、康养体验区内适老化产品、老年用品和康养辅助等新设备一应俱全,有的老年人在练琴棋书画,有的老年人在做吸氢体验,有的老年人在做中医脉动理疗……现场气氛活跃又温馨。
“一条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该县探索推行“党建+养老”“志愿者+养老”“慈善+养老”“社工+养老”“医疗+养老”等一系列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养老服务内容由“有”向“优”拓展,服务方式从单一的生活照料向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融入相结合的综合性服务拓展。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政策,委托职业培训机构组织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养老护理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或临时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养老服务线上专题培训,累计组织专业培训8班次,累计培训800余人次。
卢氏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利军胸有成竹地说:“全县现有老龄人口中失能、半失能老人4825人、占比7.8%,“空巢”“留守”老人4098人、占比6.6%,生活困难老人8393人、占比13.6%,我们通过集中供养一批、村级联养一批、社会托养一批、亲情赡养一批的措施,初步形成了‘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