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传统节气霜降,顾名思义,在北方已经秋深,早晨可见秋霜降落于枝叶、草丛。唐代温庭筠在他的《商山早行》里写下了如此动人的千古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道出路人早行所见所感,抒发了羁旅之思,游子思乡的乡愁。那一层层白霜不仅勾起文人墨客的时间更替之感,更使许多食材药效大增。大家知道有些药材必须在一定的时间才有效,否则不按时间采摘,功效大打折扣,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霜降后有些食材药效增加,在霜降后常食用这些食材,秋补效果更佳。
1、桑叶
《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叶,以老而经霜者为佳,欲其气之全、力之厚也,故入药用冬桑叶,亦曰霜桑叶。”其他药典也极为推崇“经霜”桑叶的药用价值。与嫩桑叶相比,霜桑叶的药用成分含量较高,但也含有嫩桑叶所没有的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与秋冬季桑叶的独特功效有关。桑叶在春季生长旺盛,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成分的含量会随着桑叶的生理特性而动态变化。秋季属金,金克木,秋季的风霜洗礼过的桑叶就会有金气,具有清肝、平肝木,平风的作用。经过风霜的洗礼,可以增加药的寒凉之性,耐受之性,很多药材的药性才会更佳。
桑叶味苦,寒,入肺,肝经。桑叶具有散风热、清肺润燥、稳定肝阳、清肝明目等多种功效。饮用桑叶茶有利于预防风热感冒、肺热干咳、咽喉痛、血虚头痛、眼疲劳、习惯性便秘、风湿性关节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脑血栓等。
2、柿子、柿饼
柿子味干涩,属于肺、脾、胃、大肠经,具有润肺化痰、清热利水、收敛肠止痢、健脾健胃、养肠、凉血止血等多种功能。柿子果实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类胡萝卜素、钾、镁、铁等矿物质元素。霜降后柿子由硬变软,含有的鞣制减少,而柿饼上所结的白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
3、秋梨
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津、润肺去燥等功能,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并有良好的解热利尿作用。每天吃上一到两个梨可有效缓解秋冬季节的干燥问题。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疼,大便燥结等非常有效。
4、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