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面对越南的频频挑衅,人民日报发表了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文。
一场轰轰烈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由此拉开了序幕。
而第一战,就是东线战场的高平战役。
高平战役可以说是越南反击战中最激烈,也是作战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
然而这场“序幕之战”,却没有预想之中的顺利。
自1958年赫鲁晓夫“长波电台”与“联合舰队”的设想提出后,中苏关系就出现了裂痕,并不断恶化。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矛盾更是上升到了军事层面,两国也彻底交恶。
苏联不断增派军队至蒙古和东北地区。
1969年,两国军队在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爆发了激烈冲突。
而从1976年开始,苏联每年都会向越南提供高达10亿美元的援助。
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也走上了扩张的道路,开始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越南当局对国际社会的劝告置若罔闻,不断向柬埔寨、泰国发动进攻,以实现其地缘政治野心与霸权。
与此同时,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公布后,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这是苏联和越南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越南因此对中越边境的陆地和海洋宣称主权,持续在边境地区兴风作浪。
发动军事挑衅活动,故意制造边境流血冲突,扰乱中越边境谈判。
1975年越南统一后,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排华运动,大量华人被掠夺了财产并被驱逐出国。
越南在中国边境进行的侵犯行为,以及在东南亚地区扩张的威胁,是明显的地区霸权主义行径。
严重破坏了地区的和平稳定,也对中国周边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国家利益,保障其周边地区的安全。
对越自卫反击战,因此打响。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第一战就是高平战役,这不仅是一场重头戏,更是一场硬战。
高平位于越南北部,靠近中国广西西部,是高平省的省府,也是越南北部一个战略要地。
中国二十万大军压境,越南也料到中国部队将通过高平市,因此越军在交通要道上层层设防,扼守着重要的交通线路。
然而这样的布防,也在我军总指挥许世友的预料之中。
既然越南军队将主力都放在高平北部和东部地区防守,许世友便声东击西,采取佯攻战术。
三个师分别从广西平孟方向、水口关方向、靖西方向进行正面强攻,大造声势。
待越军疲于应付自顾不暇时,再以坦克部队作为掩护,在西北、东南面对高平市实施迂回包围,大纵深穿插的战略。
2月17日,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我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兵分两路对高平市发起攻击。
前后经历七场激战,花了四天的时间才把高平市外围的据点攻克扫清。
整个战役共历时28天,我军先后投入11个步兵团,共计15万余人。
这场11个师对1个师以多打少的战役,虽然歼灭了2万多名越军,可我方也是伤亡严重。
开战第一天便折损4000余人,总伤亡将近18000人,可谓是一场“惨胜”。
在作战开始之前,我军确立的战略目标是打一场歼灭战。
2月17日当天扫清外围据点,然后以7个师的兵力,预计在3-5天之内,全歼高平敌军,拿下高平。
由这一目标,能看出我军打算速战速决,消灭敌人的决心。
但从结果来看,这样的计划和战术是脱离现实的,忽略了现实的困难。
这说明我们在战争之前,对于高平的敌人并没有充分地了解,或是有了轻视敌人的心理。
大纵深穿插,迂回包围,西北东南两路对进,这样的策略在实战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是在战前没能考虑到的。
穿插部队在行军途中就损失惨重,而且没能及时赶到指定位置。
因此只好又投入了后备力量清剿,不仅是投入了更多兵力,还延长了作战时间。
而要分析其中原因,首先要说一说高平地区复杂的地形。
越南北部地区,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最大的特点就是地表地形崎岖。
崇山峻岭、地势险要、丛林茂密、江湖交错,道路却是稀疏罕见,多为山间小径。
而我们选择依靠大兵团机械化作战,就必须要尊重机械化战争的科学。
高平地区,这样一个地貌破碎,地势复杂的热带丛林战场,既没有公路、铁路等交通线的保障,又不适合大规模部队展开作战。
坦克和车辆在这样的地形下难以行进,而步兵在这种环境中也很难携带重型武器,完全限制了机械化部队的行进能力和机动性。
说过了地形,再来说一说这个穿插战术。
所谓穿插战术,《三国演义》中邓艾“偷度阴平,奇袭成都”就是很好的例子。
魏国三路大军攻克蜀汉外围据点后,姜维引兵回防,退驻剑阁,扼守南下的必经之路。
而邓艾却另辟蹊径,绕过蜀北四关,直穿阴平小道,突袭到了江油。
随后顺利拿下江油、涪县,又攻破绵竹,直奔成都。
而此时的姜维正在剑阁防守钟会的主力大军,听闻成都危急,却为时已晚了。
我军在高平地区也采取了这样的大迂回穿插策略,避开主要道路,奇兵穿插山径小路。
但是这样的战术,在高平战场上却遇到了麻烦。
首先,冷兵器时代的侦察和通讯手段比较单一,机动性也很差。
在这种情况下,穿插战术就可以起到模糊敌方判断、牵制敌军行动的效果,因此往往能够出奇制胜。
但是在机械化战争、现代化战争的时代,随着各种科技手段的发展,这种战术的所能起到的迷惑性、突然性,就大打折扣。
其次,我军当时的情报工作是有疏忽的,对高平地区的地形、兵力等了解明显不够。
甚至就前线拿到的地图,都与实际情况有很多的误差。
如前文所述,在这样一个在地貌复杂,道路崎岖,植被茂密的丛林战场,既不了解地形,又不确定敌情,贸然发起这样大规模的坦克编队穿插,是非常冒险的。
越军是主场作战,对地形是非常熟悉的,且主力军化成游击、狙击等战术单位,四处分散。
这样一来,我军的所有穿插行动,几乎都暴露在越军的视线之下,完全失去了“奇袭”的效果。
这也意味着,一旦有一支穿插部队被发现,那么在现代化战争的通讯设备的支持下,敌军很快就能传递消息,并迅速在我军的穿插路线上提前设伏。
而且我军机械化的穿插部队,在高平的崎岖小道上几乎只能列纵队行进,遭遇伏击也难以展开,甚至只能被动挨打。
虽然我方在人数及火力上有着压制的能力,越军的游击设伏也做不到歼灭穿插部队,但是却能起到延长作战时间,加大我方伤亡的效果。
综合这些实际情况来看,高平之战我军虽然达成了目的并成功撤退,可预先制定的战术是脱离实际的,最终作战计划也基本落空。
按照原定的作战部署,我军从边境的念井、平孟出发到高平,这一段路程,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大约有40公里。
在坦克的配合下进行穿插,预计十几个小时就能够到位,因此计划当天就能扫清周边据点。
然而在制定目标时,完全忽略了高平地区复杂的地形,以及越军的层层布防拦截。
而且越军和我军不一样,他们近几十年一直在打仗,可以说是经验丰富。
更何况主场作战,越军对地形非常熟悉,他们借助有利地形化整为零分散钻山,游击、设伏、埋雷,各种手段都得心应手。
因此在战役发起后,前有行进困难容易迷路的复杂地形,后有越军的游击设伏频频骚扰,甚至是使出炸坝放水这样的手段进行阻拦。
喀斯特地貌尽是石芽峰林,山洞溶沟,我军疲于应付越军的游击袭扰。
在破碎的地形里,也只能逐片,甚至逐个山洞清扫,消灭敌人。
在这种情况下,各穿插部队一路上重重阻碍,不能准时到位,原计划当天扫清外围据点,最后却用了整整四天。
而原计划三到五天就全歼敌军,实际上却整整打了二十八天,直至撤退都未能实现歼灭计划。
与此同时,战前的情报疏忽和准备不足,没有料到实际作战中的重重困难,导致过分轻敌。
而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判断敌我兵力时,认为高平地区的越军军力不足,而忽略了民兵的参战。
实际作战时,越南“全民皆兵”,大量民兵潜藏在民居、山洞中,以游击的形式频频袭扰。
然而在战前计算兵力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数量庞大的民兵组织。
根据战后的估算,高平的民兵人数,甚至超过了越军正规军主力和地方部队人数的总和。
战前决定投入7个师的绝对兵力优势实现全歼,最后却不得不增加至11个师,用重兵反复清剿,才控制住了高平。
考虑到实际情况带来的困难,总指挥许世友最终修改了战前制定的计划。
投入预备队,分散使用,实行大规模、长时间的拉网清剿。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歼灭更多敌军,另一方面则是要打击越军频繁的游击袭扰。
同时,也是为了胜利后的撤退,提前清扫障碍,保障我军能够顺利撤退。
虽然这样的清剿的确起到了效果,战役也以胜利告终,但这场高平战役,包括总指挥许世友,直至今天也一直受到指责和诟病。
许世友
不过以当年的军队情况,能够打成这个样子也已经是不容易了。
包括最后的大规模围剿,虽然被人认为是“没必要”“不值得”的,但考虑到当时的种种突发状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高平之战,虽然野心很大,最终结果却不如人意,这其中反应出来的并非是某一个人、某一点的错误,而是我国军队整体的问题。
“1979年对越作战,比我们过去打过的任何一次战争都更接近于现代战争。我们用五六十年代的装备和战法,打了一场现代化战争,越军使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弱点。”
这是在对越反击战结束后,我军内部对于这场战争的反思与总结。
从战术、战法来看,我军当时的作战思想是比较单一、教条的。
在进攻的过程中,无论敌情如何,都必须要先向上级报告,得到指示后,才能行动。
这样的要求有时也会导致错过战机,甚至是命令传达有误的情况。
而在进攻的实施中,我军依然还沿用着国共内战时的战术,依赖于密集的“人海战术”,而忽略了机动性的重要。
通过对越反击战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军首先是准备不足,从接到作战命令到2月17日开战,前后只有两个多月的备战时间。
在战斗经验和军队素质上,越军近几十年来经历了抗法抗美的战争,不仅作战经验丰富,同时还拥有美式装备以及苏联的支援。
而我军久未经历战事,无论是装备还是军事战术理论,都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没有发展。
从军队建设上来看,我军缺乏联合兵种的部队,机械化运输方式十分落后,步坦协作更是达不到。
战士们为了防止颠簸,甚至必须将自己捆在坦克上,而面对越军突然的游击袭扰时,就直接变成了活靶子。
在这场战争中,虽然我军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也汲取了经验教训,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从战争中学习,一直是我党军队的优良传统。
自此战之后,“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就正式被确立为中国军队的建设目标。
后来的百万大裁军,把更多的经历放在精简部队和装备研发上,说明中国军队真正走上了精兵之路。
参考资料
[1]解放军反思对越反击战[J].席志刚,钟坚.领导文萃.2009,(22),60-63
[2]《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军对越作战高平战役纪实[M].宋子佩.2014-3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