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重在基层、难在基层。近年来,凤冈县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探索创新“1+1+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以“民声总台”为抓手,凝聚善治力量,赋能基层治理,持续提升社会治理精度、和谐维度、服务温度、管理高度、满意程度。
党建引领,实现基层治理“一竿到底”
凤冈县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深化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县委常委会研究出台《凤冈县开展“力量下沉·网格赋能”行动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实施方案》,组建成立总指挥部,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指挥长,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落细落实干部包联指导制度、“双网格长”制度、常态化下沉网格工作机制等治理体系和动员机制,通过县级领导包保网格、科级干部负责网格、机关干部编进网格、志愿力量补充网格,不断充实基层网格队伍力量,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形成“党组织统筹、多部门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确保各方联动更加紧密、源头治理更加有力、服务管理更加精细。目前已建立网格党支部440个,明确了33名县级领导网格包保责任,结合实际将全县党政机关干部有序编入网格,其中有975名科级干部担任“第一网格长”;村(社区)按照“就近就便”原则组建志愿队伍130支,吸纳志愿者2000余名,已全部有序编入网格。
网格托底,实现为民服务“一网揽尽”
全面优化设置基层网格架构,按照“网格统一划分、资源统一整合、人员统一调配、信息统一采集、工作统一要求”的“五统一”原则,优化整合组织、宣传、政法、统战、民政、应急、消防、卫健等部门网格,将各类网格职责融入全科网格,建立健全网格事项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网格治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切实发挥基础网格便于源头治理、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的作用,统筹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力争实现诉求服务在身边、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解决在基层。截至目前,已设置完善网格975个(城市社区网格107个,农村网格868个),联户单元3673个。全面探索实施评优评先、积分兑换、“红黑榜”等奖惩机制,充分调动网格员、联户长等群防群治力量,积极主动参与基础信息采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确保网格内各项事务底数清、情况明,切实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截至目前,已配备网格长975人、网格员982人,选配联户长3673人。今年以来,网格员、联户长共排查矛盾纠纷981起,化解成功907起,排查消除安全隐患2000余条,有效制止滥办酒席150余起。
总台助力,实现服务效能“一键提升”
按照支部有号声、群众有呼声、平台有应声、网格有回声、社区有笑声的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干部主导、群众主体、五治融合的原则,在网格上建立“民声总台”治理平台,推动网格各项事务落地落实,全力实现只建一张网、只进一道门、只找一个人、帮办一切事的目标。“民声总台”通过定点坐班接访、开通热线电话等方式,不断拓宽群众线上线下诉求反馈渠道,并明确总台联络员对收集的问题诉求实行实时跟踪和动态销号管理,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同时召集联络员、联户长、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力量,定期开展居民走访,聚焦邻里纠纷、生产生活等基本民生事项,排查梳理各类问题纠纷和诉求,切实变“坐等问题”为“上门服务”。目前,该县紧紧围绕“一年抓试点、两年抓覆盖、三年树品牌”的要求,试点打造“民声总台”9个,收集社情民意659条,解决问题诉求466件,群众满意率达99%。
通讯员 安黔丽
编辑 黄霞
二审 陈颖
三审 唐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