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不是一个好太太,她不会做饭,更不会照顾孩子。”
2006年,网络上突然走红了一篇采访,内容是关于林徽因与梁思成之间的爱恨情仇,叙述对象则是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林洙。
其中,她对林徽因作出的评价,彻底颠覆人们以往的认知,尤其是私人生活方面,各种羞辱的词语全部迸发了出来,称林徽因“不检点”。
这就好比娱乐圈爆出来某些花边新闻后,人们在吃瓜之余,总是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大摇其头,挥舞着“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旗帜,自诩正义。
但是,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林徽因与梁思成之间经历什么故事?林洙又为什么要当众“抹黑”林徽因呢?
就让我们将时间倒退,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民国时期一探究竟!
《初刻拍案惊奇》中有句名言:“惟门当户对,年貌相当,方你敬我爱,如胶似漆。”这也深刻揭露了旧时中国男女婚嫁的原则,就是门庭相称,地位相当。
即便民国是思想解放的黄金时代,但也没有乱娶互嫁的婚姻,基本上是父母之约、媒妁之言。因此,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故事,可谓珠联璧合,天造地设的一对。
20世纪初,林家和梁家都是北平的高门望族,林家是林长民,出身革命世家,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他时任参政院秘书长,地位举足轻重。
梁家是梁启超,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占据重要的位置,曾被袁世凯亲自邀请回国参政。
两人都是身居高位,且关系亲近,算是看着对方孩子长大的。那时的梁启超独具慧眼,一眼相中了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想要为他木讷的儿子梁思成牵线搭桥,促成良缘。
1918年,梁启超商量谋划,在征得林长民的同意后,以“拜访”为由,将梁思成送到了林家,与林徽因结识相处。
当时的梁思成就读于北平清华学校,接受新思想的教育,因此对“相亲”一事并无好感,只想应付了事。但事情的发展很快超出了他的预料。
14岁的林徽因与北平寻常女子的装扮大不相同,她梳着两个小辫子,五官精致,一双明亮的眼睛显得格外有神采。虽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但算得上如山茶花般静谧淡雅。
梁思成一眼万年,无法自拔地喜欢上了聪慧又有灵气的林徽因。
然而,两人初识后没多久,林徽因随父亲去了英国伦敦。整整一年时间,等再次回到北平后,两人的互动才有多了起来。
彼时的梁思成不仅有学识丰富,兴趣广泛,而且做事务实,给人一种可靠、安全的感觉。但林徽因情窦初开,对感情的认知并不准确。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交通事故,让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关系走得更近了些。
那时,梁思成的姐姐从菲律宾托运了一辆哈雷摩托车到北平,送给他做礼物。而他经常会骑着哈雷车去找林徽因游玩。
一次,梁思成到林家吃饭,因林徽因的要求,把他弟弟梁思永也一同带来。
当时,两人骑着哈雷车的路上,因躲避学生游行的队伍,与大总统府高官的车辆发生碰撞。梁思成压在了摩托车下,当场不省人事。
两家人赶到后,迅速将他送进了医院,连做了5次手术后,才勉强保住了性命。但他的左腿要比右腿短一截儿,这也是梁思成走路跛脚的来源。
虽然留下了终身残疾,但梁思成因祸得福,收获了林徽因的真心。在他住院治疗的日子里,林徽因每天都来照看,帮他擦身子。
一来二去之下,林徽因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有趣的男人,两人也从朋友变成了恋人关系。
1923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去到了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共同研修建筑系,将来要成为一名建筑师。
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学习,共同的生活,让两人的关系也来越紧密,同时也增加了很多默契。
比如林徽因想出来创意后,总会换个草图完事儿,但有着美术功底的梁思成总会将她的设计稿描绘得异常工整,不会出现一分一毫的差错。
另外,林徽因思维跳跃,时刻充满着奇思妙想,犹如一个精灵。而梁思成总是不厌其烦地宠着她,还会陪着她一起做怪事儿。
一次,林徽因为参加学校的派对活动,设计出一些奇特的服装。而梁思成也极其配合地穿上,哪怕是头戴军统帽,身穿清朝的袍子,甚至嘴角还要画上奇怪的胡子。
两人的共同好友费慰梅曾这样评价两人的性格特点:“林徽因爱开玩笑,感情很充沛,对事情很坚持,走到哪儿都能引人关注。梁思成则温尔儒雅,幽默风趣,非常痛恨那些故意毁坏公共古代建筑物的人,认为这是对建筑师的不尊重。”
他们一个搞笑,一个幽默;一个坚持,一个原则。任谁看了都要说上一句“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啊”!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束了宾大的学习,由梁思成的姐姐、姐夫作为见证人,在加拿大举行了西式婚礼,两人正式成为了夫妻。
当时,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今后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说:“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去说,你准备好了吗?”
文人雅士表达爱意的方法,或许都是这样与众不同的。但爱情的风花雪月,终究与婚姻的柴米油盐不同,两人之间也有了或多或少的分歧。
比如,林徽因患上肺病后,回到北平休养。她晚上写作时会进行一些仪式性的开始,比如摆上一瓶鲜花,穿上一袭白裙等等,然后坐在对面全是荷花的房间里。
“要是我是一个男的,看到一个女人这样,我会为之晕倒的。”
可是,梁思成却置若罔闻,对林徽因说:“我是个男人,但我并没有晕倒。”
林徽因翻了翻白眼,回道:“不解风情!”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林徽因与梁思成开始了逃亡之旅,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两人都痛不欲生,但好在相互扶持,也能勉强熬过去。
后来,梁思成被耶鲁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而林徽因也到了云南大学做兼职英语老师。即便生活条件依旧很差,但两人并没有因为苦难而忘记彼此的感受。
林徽因喜欢文学,也喜欢和朋友们讨论当下时事热点,因此梁思成就会带一些钟表、收音机等等。而林徽因也会花费大半个月的工资,给梁思成买一个测量用的小卷尺。
梁思成撰写《中国建筑史》的过程中,林徽因也会在旁协助。因此,梁思成曾经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写道:“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同事、旧日的同窗,二十多年来,她在我们共同的事业中不断贡献着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与梁思成被邀请参加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但林徽因16岁时染上的肺病,已经发展成为了肺结核,重病缠身,不得不卧床。
病床上的她依旧乐观坚强,而梁思成不脱衣缕地脱身照顾,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称得上不离不弃的模范丈夫。
可惜,1955年4月,林徽因病情加重,在夜晚孤独病逝。而临终前没有守候在爱妻身边,成了梁思成的终身遗憾。
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海誓山盟,两人却走过了27个年头。他们互相支持,度过最困难的时光,而后迎来荣光,又一起享受,堪称民国最经久不衰的爱情故事。
不过,林徽因无论如何都不想到,百年以后,自己的情史竟然再次被有心人搬上台面,大肆宣扬,让她为名声所累。
2004年,林洙撰写一本书,名为《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世人如梦初醒,得知梁思成竟然娶了第二任妻子,而让林徽因饱受诟病的那句话“怎么办?我好像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也出自于此。
其实,林徽因的一生,除了丈夫梁思成,还与另外两个男人交往甚密,一是徐志摩,二是金岳霖。
在伦敦的那段日子,徐志摩对林徽因展开了猛烈的追求,但在得知徐志摩有家室后,林徽因就决心与徐志摩保持距离。
要知道,当时的徐志摩在康桥(现剑桥大学)接受的是贵族教育,不仅能与英国名士结交,而且翻译文学著作、创作新诗,回国后更是在各个大学演讲,可谓是风光无限。
这样魅力四射的人,对于刚刚睁开眼看世界的林徽因来说,充满了吸引力。但她还是果断拒绝,因为她不想再让自己母亲的悲剧重演。
林徽因的亲生母亲何雪媛是个典型的富家小姐,不会讨好公婆和丈夫。后来,林长民又娶了姨太太程桂林,对她极致宠爱,被人称为“桂林一枝室主人”。
在林徽因的童年记忆中,几乎都是母亲无休止的抱怨,因此,她痛恨插足他人感情的第三者。尤其是徐志摩竟然为了她与张幼仪离婚后,他们便再无可能性。
而金岳霖出现,仿佛是男版林徽因,两人同是思想跳跃,经常会做出某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因此,林徽因也的的确确说出了那句:“怎么办,我好像同时喜欢上了两个男人。”
金岳霖也曾说过要“逐林而居”,尤其是林徽因病逝后,他宴请好友前来祝寿,第一句话是“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而他虽然标榜终身不娶,但美国女友泰勒小姐始终保持着同居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陈钟英和陈玉主编《林徽因集》时,拜访过金岳霖,询问如何看待徐志摩追求林徽因一事。
金岳霖连连摇头,说:“不度德,不量力,他们(梁思成和林徽因)是多好的一对啊!”
因此,有些事情被有心人放大,故意塑造出金岳霖痴情的形象。无非是以讹传讹,无中生有罢了。
不过,当这些证据一一摆出来后,林洙依旧坚持自己对林徽因的看法,还换了套说辞,称林徽因不做家务,是个娇小姐。
对此,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孩子们——梁再冰和梁从诫的话想必更有说服力吧!
在昆明期间,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建造出一所抵挡风雨的小房子,可没多久就遭到了日军的轰炸,他们一家人辗转来到了四川宜宾的小村子里。
当时,梁思成因为长期伏案工作,再加上腿疾,爬上爬下非常辛苦。林徽因不忍心看丈夫难受,正好自己顶上去,在院子里挂了一根竹竿,顺着往上爬,修补年久失修的屋顶瓦片。
每天早上5点左右,林徽因都会准时起床收拾,将家里盛水的大水缸挑满水,然后买菜回来给孩子们做饭。
她在写给朋友费慰梅的信中说:“在困难的三餐时间里,根本没有时间感知任何事物,最后我浑身痛着呻吟着上床。”
因此,在林徽因与梁思成的亲朋好友中,林徽因是位值得尊敬的“主妇”,如果没有她细心的打理,梁府又怎么会有各得其所的高朋满座呢!
或许,林徽因不同于只会洗衣做饭的寻常主妇,因为她的一生,始终保持着对艺术,以及学术的高度追求,要平衡家庭与事业来说,的确很难。
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娶了林洙。但也只是为了填补梁思成晚年生活的艰难与空白,根本无法代替林徽因在梁思成心中的地位。
林洙作为两人爱情的见证者,当然明白自己永远也比不上林徽因,因此才频繁抹黑林徽因,其中有很多不尊重事实的说法,也招致了很多人对林洙的反感。
如果林徽因在世,想必一定会出一本自传,来堵住悠悠众口。因为像她这样精神和经济都独立的女性,算得上是现代社会的翘楚。
作者:博览历史
上一篇:迟来的学位证书 迟来的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