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7年是高点,现在很多房子还没有那个时候高。//@简单百香果lX:要看房价涨了好多,17年200万的房子,在成都的话现在得五百万以上,给三五十万利息算什么?1,我17年元旦签的合同,单价5500,现在小区1.8到2万,2,同学19年底买的,1.5万,总价200万,首付六十万,月供七千多。
他只要每个月拿出1万供这个家庭生活,我就什么也不想操心了之前是各种操心,要求工资全上交,他还不是能办各种信用卡,还能借到大额贷款,花了10万中介费都不心疼,最后放到股市里全亏光。他想了想,要还,10万电车不买了,买个电瓶车吧我没说太多,他自己对裁员后找工作还挺有自信吧,他的打算都是随心所欲的,而我也不想说太多,离婚过一次后,我已经不再干涉他。这个利息还不低呢,他说每月慢慢还我再问他,买房时候借他弟弟的10万不还了?我问他,炒股借的60万不还了?10万块拿来买个电车,剩下20万存个定期给儿子留着。
但是他们的生活规划的确给我很大的启发,负债后我们的生活就要严格做到开源节流,有计划消费,挤出花钱的水分,哪怕一块两块钱,哪怕平常一杯奶茶,一次打车,一杯矿物泉水是不是都可以不花,相信配合国家出台的负债人政策,办理停息延期或者分期,负债30万有朝一日也能年存60万。这个目标对于普通人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相当于一年要攒60万,负债的朋友,我们哪个不是负债30多万,要每年再攒60万简直天方夜谭。看到一对夫妇挑战工作10年,攒够600万,靠利息吃饭生活直到80岁,所以生活每一笔花费都精打细算。
人老了,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活法,既追求养老自由,还要注重养老的质量,这个没有绝对的标准,顺其自然就好,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总之,如何体面地养老,也是老龄社会的现实问题,钱多钱少都得生活,城市里的老人如此,相比之下,农村的一些老人,不是存多少钱才养老,他们一边打工一边养老,养老也自由,但毕竟质量不是很如意。有人说,老人拿着退休金,不要去子女家住,让子女到老人家照顾,还有人花钱雇保姆养老。
有人拿养老金替代率的高低来衡量养老自由和质量的高低,比如,退休前的月收入为2万,退休后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1万,那么养老金替代率就是50%。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社会步入老龄化,许多老人更注重养老自由和质量,据统计,去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一名30岁硕士存100万元钱,辞职躺平到云南养老吃利息,上海一对80后夫妇存300万退休养老再度引起了人们对于养老自由的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