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存钱,慢慢变FU,似乎越来越难了。前几年,通过某大型平台做了几个异地地方行存款,有按月付息的,有按季付息的,也有到期还本付息的,年化利率基本在4.8%左右,现在看这样的存款真的很香,那时,想在异地民营银行存款还是很方便的,在一些代理平台或者某地方银行App上,实名认证后开通电子银行卡,就可以做存款。
如果全部借款到52.6万,借款周期两年,以360借条贷款利率21.9%计算,等额本息,每个月还27261元,累计要还利息12.8万!差点就要超过24%的高利贷界限。可背后却是高利率的代价,甚至某些平台有点类似变相放亚高利贷了!怎么突然感觉现在借钱真的很方便,随随便便就可以借到52.6万,太轻松了吧。综合统计下:六个平台一共可以借到2000003500032200700001880001000=526200元。
第五个平台:京东金条,额度70000元,年化利率18.25%,万5的利息。第四个平台:头条,额度32200元,年化利率14.4%,万4的利息。年利率单利)12.775%,万3.5的利息。第三个平台:微信微粒贷,额度35000元。灵活还年利率为10.08%,利息万2.8元定期还的话年利率9%,利息万2.5元。第二个平台:百度度小满,额度20W。没想到最常用的平台,借款额度最抠,利率一点也不低。
第一个平台:支付宝借呗,额度1000元。现在的借贷平台利率真是高啊,有的甚至高达21.9%!上次看到银行大堂经理的工作服袖子都是破的,银行的基层员工也太惨了,。据说有的保险公司私下给银行员工的返点达到了15%以上,甚至更高,卖一份10万3年期交的保险可以拿到1.5万以上的返点,也难怪现在银行员工都在拼命的卖保险。银行员工为何如此热衷于销售保险?
比如资金过桥,又比如保险公司的返佣,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不利用平台赚点外快,估计很多银行员工都得要饿死。存款利率3.2%,贷款利率3.6%,存款是高成本,贷款是低利率,如果说现在银行的客户经理做的业务里面还能挣点钱的,恐怕只能是依附于平台和业务本身所能带来的外水了。富民银行的富民宝4.7活期,富多利4.3-4.8靠挡计息,乌当银行的黔惠享,4.3日付息,这些已经是绝版了。
今年虽然债券市场不好,但凭借可转债,打新,好的债券基金如南方昌元,鹏华可转债收益也在30%以上4.优质股票型基金。3.债券基金,目前好货也被基本被抢光了,一年多的连4%都不到。2.转让区去碰碰运气,几点建议1.各个小银行自己的app还能买到存款,可惜利率比互金平台上低了一点。那手里的钱现在还能买啥?支付宝,京东金融,度小满已经很难买到存款了,据说时有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