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解读:沪深交易所扩大融资融券标的数量,利好还是利空?昨晚公布降低融资融券利率,今晚立即释放融资融券数量,一套组合拳!散户看的心痒痒,典型的老乡别走,利好来了!融资融券的股票由800升到1200只,如果在牛市里,是重大利好,因为投资者利用杠杠,收益率必然放大,成交活跃但是在熊市里,对散户来说是利空,杠杆效应使得你的亏损成倍放大。
房子当然是更不敢买了,也许一二线的城市房价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会不降反涨,但投资门槛太高也不是我们老百姓能玩的。感叹投资的渠道是越来越少了,股市基金低迷,感觉任何时候进去都会被套,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低于30万居然都不收了,看来是不差投资的人了。收益是越来越低了,起存金额也是越来越高了,现在的老百姓都变的这么有钱了吗?国庆刚放完假就又收到我们当地的融资信息了,但收益变成了2年5%,30万起存,10万倍增。地方ZF融资,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会选择?
人心思涨的大环境下散户普遍这么想可以理解,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利率市场化后基准利率不变,上下浮动完全是跟着背后的贷款需求来的,而这样的长短期贷款需求结构,背后折射出的经济现象是短期钱紧叠加经济数据下滑折射出长期信心不足。至于一些大V刷屏的降息之类的说法纯粹是想多了,也可能是真的不懂。老郭在陆家嘴论坛的付出沉痛代价发言后多地二手房贷款业务收紧,银行优质资产端减少。基本可以理解为短期利率上行,中长期利率下行,二者结合起来对应的贷款需求则是短期贷款需求旺盛,中长期贷款需求下滑。
而这一天,银行存款利率定价改革也将开启。6月21日,LPR将迎来新一期的报价。然后周末突然出现这么一个消息,下周大额存款要降息了。这是从基本面的角度来解释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的现象的。这时,银行放贷的意愿将下降,而实体经济将因为缺乏流动性而不能正常运转。当市场上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的时候,银行的短期融资成本将高于它放贷产生的利息收入。银行都是在金融市场上开展借短放长的业务的。
如果中信证券都做不到,那是不是定存就是目前厌恶风险的资金唯一的最佳选择呢?或者说以投资建长的一哥是不是可以有办法让闲置的80亿资金合规合法的获得更高的收益呢?那,中信证券把钱给其他证券公司是不是可以多赚点?1月27日浙商证券发行了15亿短期融资券,票面利率2.48%,加上手续费资金成本还要高。中信证券存了80亿定存,预计年化收益率/存款利率均为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