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这个新规,确实是戳中了这些互联网贷款机构的软肋。而且说的非常清楚,过去这种分期付款的消费金融贷款,都是用所谓的简单利率法,这两者之间的差别高达70%以上,也就是说过去认为年化利率只有12%,其实借款人付出的真正借款利率是20%以上,在3月31日,央行发布公告,为维护贷款市场竞争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
所以对用户而言,如果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使用这些产品,所付出的代价是银行贷款的数倍,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由此巧妙的规避了年利率过高的问题,当然支付宝的很多借贷产品的利率其实是不恒定的,面对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率折扣,比如放大镜拿到借呗的折扣是18%,但这相比于传统的一些贷款产品,其实仍然是偏高的。一直以来互联网的金融产品其实都在隐藏自己的年利率,更多的使用说法是以支付宝为主的万利率,也就是使用1万块钱,每天所支付的利息大概是5块。
这就是一些银行或者三方平台铺天盖地打电话让消费者分期的真实用意,这个年化利率真不算低。比如某呗的分期还款,6期总费率4.5%,年化利率为15.27%,12期的总费率为8.8%,年化利率为15.86%。分期还款的真实利率计算涉及一堆的财务公式,不是专业的人,不借助强大的计算器一时半会还真计算不出来。当然有些平台,比如某某花平台,不提前还款可以享受利率优惠,可以随时还款的就把利率定高一点,反而给了用户一定的选择权。
10000元每天5元利息,换算成年息的话就是18.25%,只要能随时提前还款不收罚息,这个18.25%就是固定的利率。10000元每天利息5元这种提法反而容易算出真正的利率水平,按照内部收益率计算分期费率才最坑。接近这个利率水平的何止一两家,随便就可以信手拈来一大把。rr其实对年轻人来说,这类的借款最好还是远离,毕竟成本太高了,这边花钱的时候爽快,借款的速度也快,等还钱的时候你就知道付出的太多了,有点得不赏识。
现在打开网页到处都是各种APP借款,广告可以说做得风生水起,从广告中你只能看到还款和贷款的速度便捷性上的优势,几乎看不到利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对于成年人来说,理性的看到这种广告根本不会给予理财,所以也很难祸害到成年人,但是对时长手上缺钱的年轻人就不一定了,特别是手上急缺钱的时候,很容易病急乱投医,就随意性的点开了这样的广告,但是殊不知自己的借钱成本不是一般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