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年跌幅近9%你跟敢相信吗?交银理财近500只产品,223只收益率下跌,占比45%,业绩上涨产品有268只,占比54%。2022年共有29只产品跌超3%,这对于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说是非常大的跌幅了,毕竟银行理财赚钱一年也赚不到多少,但是跌幅最多的居然接近9%,这就有点离谱了。
买中原银行理财几年了,一直收益挺好,谁知2022年11月,12月理财大跌,几乎所有R2产品都在狂跌,只有5月底发行的行庆理财一点没跌,到期后还达到了预期收益。今天中原银行的理财又跌了,一天跌去了一周的收益。每天看净值,搞得心情很糟,何苦来哉!即使真的亏损,在封闭期你也一样无可奈何。说了这么多,最后一句话总结:不要在意持有理财期间的净值波动,安心持有即可。相反,净值化之后,银行理财更加透明,有利于大家对各家银行的投资能力做出准确判断。
如上所说,在理财产品没到期之前,账面显示的亏损都是浮亏,最终结果与你以前看不到波动时的情况是一样的。今年资管新规已经实行,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每天都公布产品净值,所以大家能在持有产品期间能看到所购产品的持仓收益变动情况。理财产品浮亏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情况,只是由于以前银行理财不展示估值,投资者在整个投资期间是不知道这款理财是赚了还是亏了,直到理财到期才能开宝。
比方说,你购买了一款一年期的银行理财,购买一个月后手机银行显示你的持仓收益率是负值,也就是有了浮亏。所谓的浮亏,就是在理财还没到期之前,展示给投资者的持仓亏损只是账面亏损,并未必就是到期结算时的实际亏损。其实,大家看到的银行理财亏损,多数都是浮亏。关于近期银行理财大面积亏损,昨天说了其风险定级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说说怎么看待理财净值下跌的问题。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上市公司在符合监管的前提下购买理财产品无可厚非,但选择的产品底层资产是否经得住检验风控是否到位等,都是考验其理财能否获益的重要因素。由于去年四季度债市波动,导致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大跌,使得部分上市公司购买的银行理财到期后出现亏损,据深圳商报,虽然大多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能获得一定收益,但也并非稳赚不赔,最近一年多就有多家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出现亏损。部分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