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行理财亏损,让很多人对理财这件事产生怀疑和拒绝。首先,净值化产品就是不保本,风险利益共担,财富增值风险意识要前置,第二,理财大部分投向是债券,近期债券下跌是多种因素所致,是短期现象,理财一定是长期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伴随一生的,要有用时间换空间的耐心,第三,理财不是存银行,放在那里总会有收益,它是门学问,一定是要主动管理,买哪个,怎么组合,怎么卖,都是有技巧的,需要学习和自己不断的总结。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句话有没有可能不适合我们大多数人呢?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环境下,你接触到的都是这样的做法和方式,大家都这样说,也都在这样做。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几乎你能找到的所有投资理财书里面都提倡的原则,而且任何一个银行的理财经理保险公司的销售代理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都会向你解释和灌输这个观点。
昨天有粉丝问了一个问题,我觉得很好,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但一定要分开几个行的多个产品,不要太集中。5.R1的可以投个10w8w的,就当活期了,反正比活期高。4.理财产品封闭期超过两年的不要再买了,两年以内的r2产品可以适当买一点。3.理财产品R3的再不能买了,R2也要大幅减少,转为存款比较安全。R3封闭期都比较长,大部分3年共盈利不到100元。少数盈利的万元盈利不会超过百元。
综合以上情况,有以下结论:1.R2产品未来将进入振荡期,有涨有跌成为常态,也就意味着R2产品在未来也会亏本金。兴业银行共22款产品,R1共4款,其余18宽都是R2,到目前亏本金的5款,其余13款产品,近4天10涨3跌,涨了的也没回到11月初的盈利额。工行共8款理财产品,都是3年期R3的,现在已经存了近两年了,2024年年初到期,到目前盈利的3款共盈利386元,5款产品亏本金共亏5682元。
别在利率预期走低但短期冲高的时候投资1年以下的短期固收,预期走低,人们更愿意锁定长期收益率,短期产品会很难达到预期。别在踩踏期投资私募债为主流动性低的产品,该类产品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连续赎回会出现净值的大幅回落,别在资产荒,利率低时投固定期限固收产品,利率低时,为了一个3%却要承担可能的本金损失,性价比不合适。全面净值化后呢?过去我们选理财,只需要看收益率和投资时间,利率越高,时间越短往往是首选,资管新规正式落地一年后,我们如何选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