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世界的主体,对于生命个体来说,被谁在意呢?
首先得自己在意自己,确信自身的存在,懂得生命的意义,方可融入社会,归属群类的价值谱系。
有信念的人会更好地驾驭自己的心态,人最好的活法,莫过于做自己心灵的主人。把自己的心性弄好了,在那里都可以安适。
有信心的人,只把心思和精力用于自己该做的正确的事上,用在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向往的乐趣中,他就能与人为善,与人和睦融洽相处,也就不怕出现矛盾,坦然面对非议了。这样的人,永远是快乐者、成功者。
一个人的目光往往决定了他的行为,有些人处世失败,是失败在自己的错觉上。那么,怎样改变自己的错觉而做到恰到好处呢?首先要了解目光陷入的误区,针对不同的误区,找到精神的出口。
第一个误区是“内变”:首先,喜欢用自己的弱点同别人的优点比,用自己的失败跟别人的成功比,由此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永远不如别人,心甘情愿为他人做嫁衣,同成功,幸福与自己永远拜拜。其次,过分夸大自己的弱点,选择自己的弱项,你就会为自己贴满无能的标签。如果一个天才认为自己是一个侏儒,那么他就会真的成为一个精神上的侏儒。
一个人目前的整体能力是不是很强,这一点倒不是太重要,因为自我评价将决定自己的努力结果,将决定他是否成为大能者。一个自信心很强但能力平平者所取得的成就,往往比一个具有卓越才能却自暴自弃者所取得的成就要大很多。(www.kuaidu.com.cn)
误区之二是“外从”:按别人的评价决定对自己的评价。别人的评价经常是情绪化的,而不是理智的,因而这种评价也是盲目的。如果我们按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我,将会陷入迷局。生活就是这样,你企求尽善尽美,人人满意,一旦不能实现,你就会心理失去平衡。
每个人的眼光各不相同,理解事物的角度也不尽一致。所以,我们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眼光,应该冷静,理智地认识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给自己以积极的评价,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自己,才能操纵自己的命运。
“不内变,不外从”,是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事事精通,样样出众,但在某一方面非常突出、技艺超群就是人才,就可能在这个强点上获得成功。对自己不具有的才能,不必忧心仲仲,只有挖掘自己所具有的潜能就行。
个别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有时候满心的恐惧、满腹的委屈,不敢哭只好让眼泪流在心里,完全成为了自卑自怜的人。害怕别人的眼色,唯唯诺诺,畏畏缩缩,胆小怕事,在生活中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意志。
这种人总感到自己好像做错了什么错事,得到领导表扬反而很害羞。有时感到事情真的做错了,却又不敢面对,偷偷地隐瞒住。他的自我价值体系已经紊乱,心理失去平衡,因为他总觉得自己不好。
“别人的脸色”这玩意儿,其实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你若有心注意它,就有,你若无信注意它,就无。不在意别人的脸色,需要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自信。建立起自信,才是不在乎别人脸色最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