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汉室(议刘玄德“匡扶汉室”终为梦)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里写道,刘备,关公,張飞三兄弟在前去求贤诸葛亮时,忽有人报司马徽先生登门拜访,主人与客人见面后的一段对话很有意思 。徽曰:“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 。”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徐母遣人驰书,唤回许昌去矣 。”...玄德又曰:“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司马徽在临走出门时,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 。
文章图片
司马徽是谁?他乃东汉后期的名隐居士 。
此人早已看透东汉王朝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朝中宦官弄权,世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人民纷纷揭竿而起 。
这时候刘备三兄弟也拉起了刘氏集团公司,自居为汉室宗亲,以“匡扶汉室”作招牌号令天下豪杰匡复汉朝的统治 。由于刘氏集团没有张良式的能人扶助,东拚西杀多年,也未能杀出一片天地,现靠着汉室宗亲刘表的赏赐,暂居新野小县 。
司马徽几个月前在自己的庄上与刘备有一面之交 。谈话之初,司马徽荐刘氏集团有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随着交谈的深入,司马徽看出了刘备虽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好人,但凭他的才智不足已一统汉室 。这人重″义″字,江湖气浓,司马徽先生的第六感官产生了不好的预测 。因此那天夜里,荐伏龙的谈话欲言又止,话说了一半留了一半 。弄得刘备自那晚起,念念不忘伏龙,可又不知此人在何方,无处寻找 。
司马徽今登门看望徐元直,听刘备说元直为母已赴许昌,他还向刘荐了诸葛亮,引起司马徽的关注,觉得元直荐伏龙是多此一举,由伏龙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最好 。司马徽的仰天大笑,是他看透了诸葛亮若能与刘氏集团结合,必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可刘关张的兄弟“义”气也能给刘氏集团的基业带来灭顶之灾 。
后来的实践证明,诸葛亮为了刘氏集团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还是未能够完成刘备一统汉室的心愿,验证了司马微先生的高明之处 。
自从刘三顾草庐,诸葛亮的加盟,给刘氏集团带来了节节胜利的大好局势 。一是博望坡的一把大火,把曹将夏侯惇的十万士兵烧得所剩无几;二是火烧新野,杀得曹军大败损兵折将七八;三是联合东吴抗曹,赤壁大战使曹军大伤元气 。一连串的战略措施获胜因素,刘氏集团地盘逐渐发展扩大,兵强马壮,士气大振 。这时的诸葛亮按着自己的既定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即先取荆州,后得西川建立基业,他的隆中预言三分天下以成鼎足之势 。单等时机,一路从荆州出兵进击宛洛;另一路率重兵出秦川,大业可成,汉室可兴呀!看看诸葛亮决策的算盘,打得多响,又多精准呀,一幅宏伟壮阔的江山蓝图呈现在人们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