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四子,原名胤祯,于雍正元年改名为允哆,生母为孝恭仁皇后,雍正帝同胞手足。康熙五十七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雍正帝登基后将允哆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改为圈禁。直至乾隆即位后,允哆才恢复了自由。那具体历史上康熙十四子结局怎样?我们来看看。
康熙十四子的青年时期十四阿哥允哆原名胤祯,从小聪明过人,才能出众,胤端曾语:“十四阿哥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胤祯为康熙所厚爱,从少年时代起,就频繁地扈从其父出巡,日常生活中,也往往被给予一些特殊优待。
【康熙的十四阿哥 康熙十四阿哥历史上的结局是什么】
康熙十四子画像
五十八年三月,胤祯抵达西宁,开始指挥作战。他统帅驻防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号称三十余万,实际兵力为十多万人。胤祯的大将军是个综合管理岗位,参与军事决策指挥,军队调度,部署人事,举荐任命将领,保障后勤,打探敌情,稳定军心,激励部队,调节内部和外部矛盾,笼络达赖喇嘛,青海各部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说服青海各部共同出兵护送达赖喇嘛等等。可谓面临的事务错综复杂,需要极强的综合能力。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胤祯即指挥平逆将军延信由青海、定西将军葛尔弼由川滇进军西藏。八月,葛尔弼率部进驻拉萨。九月,胤祯命令延信送新封达赖喇嘛进藏,在拉萨举行了庄严的坐床仪式。至此,由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动的西藏叛乱彻底平定,胤祯也因此威名远震。康熙谕令立碑纪念,命宗室、辅国公阿兰布起草御制碑文。雍正即位后,以碑文并不颂扬其父,“惟称大将军胤祯公德”,令将石碑砸毁,重新撰写碑文。
六十年五月,胤祯移师甘州,企图乘胜直捣策旺阿拉布坦的巢穴伊犁。但由于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没有取得进展。十月,胤祯以军务重大,密奏暂停进剿,得到康熙的赞同。十一月,胤祯奉命回京述职。经反复研究磋商,康熙决定争取和平解决准葛尔问题,特致书策旺阿拉布坦,令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选派喇嘛位使,赉书前往招抚。翌年四月,胤祯离京再赴军前。
康熙驾崩,康熙十四子卷入立储之谜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病逝,留给后世一个千古之谜,究竟他是打算传位于十四阿哥胤祯,还是四阿哥胤肚,还是去世突然,未能留下传位凭据,被四阿哥勾结隆科多抢占先机,目前史学界还没有统一意见。由于现存的康熙遗诏是康熙身故后由雍正和隆科多拟出,再由翰林院修改而成,并非康熙真迹,所以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而支持雍正篡位说的学者认为:
第一,十四阿哥胤祯是康熙晚年最受重用,也是对国家贡献最大的皇子,相比胤祯的三年西征和存留的300多封个人奏折,四阿哥只是审理了两桩案子,仅留下和他人联名的几封奏折而已。康熙任用胤祯做为西征统帅,掌握军权,并在密折上嘱咐他要获取人心,是为了让他树立威信服众和对他的加意培养和考验,是属意他为储君的表现,而胤祯西征中的表现从奏折中来看,综合上是十分令康熙满意的,也就是说他是通过了考验的。
康熙十四子,原名胤祯,于雍正元年改名为允哆,生母为孝恭仁皇后,雍正帝同胞手足。康熙五十七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雍正帝登基后将允哆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改为圈禁。直至乾隆即位后,允哆才恢复了自由。那具体历史上康熙十四子结局怎样?我们来看看。
康熙十四子的青年时期十四阿哥允哆原名胤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