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千万别摸陆正耀 。
作者 | 赵晋杰 高达
编辑 | 赵晋杰
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目下中国任何试图进军咖啡赛道的公司 , 都无法对瑞幸咖啡的经验与教训视而不见 , 当然也包括近日被爆出申请注册了“宁咖啡NING COFFEE”的运动品牌李宁 。
文章插图
因为造假丑闻退市比上市更快的瑞幸 , 现在似乎缓过气儿来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 , 瑞幸咖啡第一季度总净营收24亿元 , 相比去年同期的13亿元增长了89.5%;净利润1980万元 , 去年同期净亏损2亿元 。 成立5年来 , 瑞幸咖啡首次实现了季度盈利 。
4月11日 , 瑞幸咖啡对外宣布已完成金融债务重组后 , 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郭谨一表示 , “今天标志着瑞幸咖啡的新开始 。 ”很快 , 外界就传出其计划在港交所重新上市的消息 , 但遭到官方否认 。
无独有偶 , 7年前 , 李宁同样经历过一场“起死回生” 。
从2012年开始 , 因疯狂铺货而库存积压的李宁 , 净利润从盈转亏 , 并进入连续三年的亏损泥潭 , 通过更换高管团队、推动批发模式向品牌零售模式的业务转型 , 李宁终于在2015年扭亏为盈 , 此后进入逐渐复苏之势 。
瑞幸咖啡靠摸着星巴克过河 , 如果宁咖啡想要在咖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 或许应该摸着瑞幸过河 , 当然 , 千万别摸陆正耀 。
文章插图
在摸着瑞幸咖啡过河时 , 李宁先得学会避开前者蹚过的雷区 。
瑞幸咖啡因财务造假差点让公司走向灭亡的教训 , 告戒着后来者千万不能在早期业务发展阶段 , 为了刷单而虚构交易 。
22亿元的虚假交易数额 , 助推瑞幸咖啡以不到18个月的速度创造了全球最快IPO记录 , 也带来了中概股史上最大财务造假丑闻 , 使其在上市短短13个月后就不得不从纳斯达克退市 , 并面临数十亿元的集体诉讼赔偿金 。 这都是陆正耀执掌瑞幸咖啡时期留下的“遗毒” 。
文章插图
陆正耀(图源:视觉中国)
找风口、赌赛道 , 再通过成立公司 , 借助巨额融资烧钱扩张 , 最终实现快速IPO , 是陆正耀在神州租车、神州优车和瑞幸咖啡身上屡试不爽的创业套路 。 为了维持这一链条的推进节奏 , 陆正耀必须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
在瑞幸咖啡身上 , 这种控制权甚至演变为陆正耀的某种黑箱操作 。 2020年7月 , 陆正耀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决定辞去董事长一职 , 并推选新董事 。 据腾讯《潜望》报道 , 现场股东代表在纸质议案上进行投票后 , 陆正耀与瑞幸咖啡的一名女职员带着这些投票离开了股东大会现场 , 再回来即是公布投票结果 , 中间完全没有请律师或验票员共同监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