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奇偶派
在新能源风口之下,锂电池行业无疑处在一个高景气赛道 。
在需求的拉动下,动力电池行业迅速增长,各大企业无一不选择扩张产能来谋求发展,这也让整个行业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
曾经连续三年全球市占率第一的宁德时代也被迫“动作频频”:天量融资扩产、知识产权纠纷、高额竞价收购......
这一系列的举动表明,曾经无可撼动的锂电霸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
那么,从上游原材料到动力电池到下游主机厂,从国内企业到国外企业,宁德时代到底面临着哪些竞争了?
?“宁王”的焦虑8月12日,宁德时代发布582亿巨额再融资方案,一度在二级市场引起剧烈震动,不少投资者担心大额融资带来的虹吸效应会对二级市场的流动性造成冲击,而市场对此次融资的合理性也存在较大的分歧 。
9月的最后一天,这一巨额再融资方案迎来了深交所的审核问询函 。
深交所在问询函中表示,2021年4月,公司通过一项《关于开展境内外产业链相关投资的议案》,拟对上市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不超过190亿元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宁德时代持有货币资金746.8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7.42亿元 。其2018年首发上市募资53.52亿元,2020年又再融资196.18亿元,其中后者募集资金到位日距离此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还不满18个月 。
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51%、28.19%、26.50%和24.36%,持续下滑 。
本次发行拟募集582亿元,其中419亿元用于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等5个电池生产项目 。而这5个电池生产项目建设周期在24个月至48个月之间 。
针对上述部分内容,深交所提出了几个相关问题:
1、在持有大额货币资金、较高现金流入,且持续大额对外投资的情况下,本次发行融资的必要性及规模合理性 。
2、在前次募投项目资金尚未使用完毕的情况下开展本次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此次发行是否符合监管关于融资间隔期的规定,是否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形 。
3、结合近年来发行人市场占有率,产量、销量、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募投项目的建设周期,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技术发展路径对现有动力及储能电池领域带来的影响等因素,论证说明募投项目产能大幅扩张的规模合理性 。
从宁德时代的相关数据和深交所的问询中可以看出,宁德时代有着良好的现金流和现金储备,并在持续的对外投资,可以说,宁德时代并不差钱 。
然而,公司最近三年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却在持续下降,由于投资项目建设周期长,现有动力及储能电池市场也存在因其他电池技术发展受到影响的风险 。也就是说,未来在市场和利润增长上都存在不确定性 。
在这种情况下,上一次募集的资金还未使用完毕,宁德时代便急着再次大举融资扩产,只能说明,“宁王”也焦虑了 。
宁德时代则为此次巨额融资给出了3个理由:
1.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和相关产业政策,迎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满足市场和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
2.公司拥有最广泛的全球化客户基础,未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量增速明显 。
3.扩大产能,提升产品性能,有助于发挥规模化效应,降低电池成本,增强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