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刘灶城(右) 广州市增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中新网广州12月21日电 题:粤菜师傅研发“鲮鱼宴”带动乡村振兴 拟申报非遗
作者 程景伟 陈惠瑜
弹牙的鲮鱼面、鲜美的鲮鱼饭、咸香的鲮鱼饼……在日前启动的2021年广州市乡村美食汇暨正果乡村旅游节上 , 粤菜师傅刘灶城研发制作的各种鲮鱼美食 , 深受食客欢迎 。
今年48岁的刘灶城是一名粤菜大厨 , 也是土生土长的广州增城正果岳村人 。 因为热爱美食 , 他十几岁就开始学习厨艺 。 然而初入行的他 , 就发现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厨师 , 并不是那么容易 。 “刚入行时 , 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怎么下手 , 全靠自己一步一步去摸索 。 ”刘灶城回忆道 。
为了尽快入门 , 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 , 偷偷跑回厨房去练习基本功 。 长时间的勤学苦练 , 加上师傅的倾囊相授 , 刘灶城很快就成了掌勺的大厨 。
30多年间 , 他曾辗转全国多地工作 , 不断学习改进烹饪技巧 , 获得过首届中国烹饪铁人赛优胜奖等荣誉 , 是中国百强厨师、粤港澳名厨 。 此外 , 他还曾在粤菜厨王大赛以及增城区职业技能竞赛等担任专家和评委 。
2014年 , 刘灶城回到增城 , 开办了连锁粤菜餐厅 。 创业期间 , 刘灶城一直不遗余力地挖掘增城正果本土特色美食 。 虽然正果本土美食资源非常丰富 , 但缺乏足够的品牌竞争力 , 不少特色美食逐渐被人遗忘 。 为此 , 刘灶城努力挖掘和创新开发正果本土特色美食 , “鲮鱼面”就是其中一种 。
鲮鱼鱼头小、身长、腹部圆 , 肉质极为细嫩 。 在增城正果镇岳村 , 当地人一直有食用鲮鱼的习惯 , 它沉淀着当地百年的饮食文化 。 “小时候逢年过节 , 饭桌上都会出现酿鲮鱼这道菜 。 家人还会将鲮鱼制成鲮鱼面 , 鲜嫩弹牙的口感跟普通面条十分不同 , 非常美味 。 ”刘灶城说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鲮鱼面”制作手法复杂 , 首先要将鱼肉从鱼骨上剔除下来 , 再加入鸡蛋等打成胶状体 。 由于人工制作成本较高 , 渐渐地已经很少人懂得制作方法 。
去年 , 乘着广州增城区正果镇“粤菜师傅”工程扶持厨师创业的“东风” , 刘灶城在正果老街创立了“鲮鱼世家” , 研发了“鲮鱼的22种吃法” , 首创“鲮鱼宴” , 其中部分产品实现了流水线生产 。 据了解 , 最高峰的时候 , 刘灶城一天卖出了1200多碗鲮鱼面 。
同时 , 刘灶城通过优先向当地村民收购鲮鱼 , 带动了当地鲮鱼养殖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 。 如今 , 在增城正果岳村村有上千亩鱼塘养殖鲮鱼 。 从小吃门店到鲮鱼养殖 , 从半成品供货到与酒楼、旅行社合作 , 刘灶城真正实现了一人创业 , 带动全村就业 。
“目前 , 我们正准备为‘鲮鱼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 在传承弘扬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 , 带动当地乡村振兴 。 ”刘灶城说 。
【创业|粤菜师傅研发“鲮鱼宴”带动乡村振兴 拟申报非遗】此外 , 他还被聘为“粤菜师傅”工程培训讲师 , 不仅传授厨艺 , 帮助学员开发新菜品 , 也经常和学员们交流自己开店销售的经验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