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量位居全球第二 , 被誉为“第一国门” 。 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唯一官方出入境口岸 , 这里是所有参赛运动员、外国政要以及货物入境的首站 。 为了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 斩断境外输入链条 , 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力以赴 , 用无数个不眠之夜换取“第一国门”零感染的骄人战绩 。
【甄国新|新春走基层 | 守好“第一国门”防线】
文章图片
“早出晚归”斩断“物传人”
2月17日 , 北京冬奥会第13个比赛日 。
如果从即将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旁跑道的飞机的舷窗向外看 , 紧邻机场有两座顶部绘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巨幅标识的库房 。 这就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物流中心 。
文章图片
作为世界顶级赛事 , 冬奥会的举办离不开完善的物流系统 。 北京2022年冬奥会物资涉及两地三赛区40余个场馆 , 数量巨大 , 品类繁杂 。 主物流中心既是物资的集中存储场所 , 同时也承担着赛事所需物资的分拨、配送、通关协调等服务保障任务 。
“防疫任务就交给了我们 。 ”顺义区疾控中心副主任、主物流中心医疗与防疫副主任甄国新说 , 防疫主要从人、物、环境3个方面入手 , 场馆工作人员、OBS(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技术人员以及OBS入境转播器材、技术设备等的防控 , 场馆内外环境防控等 , 一个都不能少 。
走进主物流中心 , 甄国新向采访人员介绍 , 中心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 , 分为南北两座库房 , 建筑外墙的喷绘将京张赛区山形及长城形态与绿水青山、动感线条、赛场滑道和前沿科技相融合 , 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和中国风韵的美景 。 采访人员看到 , 主物流中心地上3层 , 货运车辆可通过东侧盘道直接到达各层卸货平台 。 在货车进入主物流中心后 , 工作人员就对车体进行全面消杀 , 货物卸完后再进行二次消杀 。 所有货物进入库房后 , 每天对存储环境进行多次消杀 , 直至货物转运出去 。 此外 , 为了尽量减少接触 , 主物流中心内采用了机器人配送等无接触的物流配送方式 。
文章图片
甄国新介绍 , 主物流中心是冬奥会启用最早 , 关闭最晚的非竞赛场馆 , 可谓“早出晚归” 。 “2021年3月 , 我们就已派员进驻主物流中心 , 负责制订防疫方案等工作 。 ”主物流中心启用后 , 采取了分区管理 , 闭环内由消杀人员做好消毒防疫 , 疾控人员则在环外 , 通过监控录像等方式 , 随时监督环内的情况 , 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技术支持 。 主物流中心整体防疫方案延展到了14个业务领域与多个专项 , 包括闭环管理、疫苗接种、病媒生物防治等专项方案的制订实施等 。
“零感染!”谈到目前的防疫效果 , 甄国新颇为自豪 , “从2021年9月第一批OBS物资进入 , 我们已经保障了4000多个物流托盘的安全流动 。 ”
“最大的考验是坚持”
首都机场内的防疫重点是入境人员 。 这项工作由首都机场运行团队负责 , 顺义区疾控中心党总支委员游凯就是团队成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