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归纳:第一部分写的作者在纳粹集中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切地描绘了集中营非人的生活。而就在这非人的生活中,作者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和美好,也看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悲惨的命运让作者对幸福和美好充满了向往,在保持本心的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爱的力量、爱的伟大、自由意志的力量,领悟出做人的最重要使命是负责,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实现自己,而是回答对生命的追问,不断超越自己。
问“你为什么不自杀?”,有的是为了子女,有的是因为某项才能尚待发挥,有的则可能只是为了保存一个珍贵难忘的回忆。利用这些纤弱的细丝,为一个人编织出意义和责任。
感想: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就是让更多的人明白他们存在的意义。把此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做法和活法。当然,先做一个对家人负责的人。
在精神病学里,有一种状态叫做“缓刑错觉”。死刑犯在处决以前,幻想自己会在最后一分钟获得缓刑。
感想:这种乐观在人投资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比如希望股票暴涨,期望房价上涨。
俘虏最常梦到的是什么?是面包、蛋糕、香烟,以及舒服的热水澡。
感想:证明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最底层的需求的正确性:食物、水。为什么有香烟?逃避么?这应该是心灵上的需要。
妻的影像,仍萦绕在我心头。一个念头掠过我脑际。我连她是生或死都不知道。我只晓得一件事(此事我而今已深为熟稔): 爱,远超乎我所爱的人的肉身以外。爱最深刻的含义,就蕴藏在她的精神层次、她的“内在我”当中。不论她是否近在眼前,不论她是否尚在人间,其实都已经无关紧要。
感想:爱是高尚的,美好的,我要用我全部的爱给我的爱人、家人,而不做对不起爱人,伤害爱人的任何行为。
我们就曾透过车窗上的窥孔,凝视萨尔兹堡附近山峦沐浴在落日余晖中的美景。当时,如果有人看到我们的脸容,一定不会相信我们是一批已放弃了一切生命和获释希望的俘虏。尽管(也许正因为)放弃了一切希望,我们仍(才)神往于睽隔已久的大自然美景,并为之心醉情痴。
感想:自然之美,心灵之美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
容我打个比方:痛苦就像是煤气。一个空房间里,如果注入某一定量的煤气,则不论房间多大,煤气都会完全均匀地弥漫。同样地,痛苦不论大小,都会完全充满人的心灵和意识。因此,人类痛苦的"尺度",绝对是相对的。
感想:无论痛苦是大是小,人们都会充分感觉悲苦。这是因为人的心灵和意识一次只能感受一件事物。面对痛苦的最好方法是接受痛苦,从痛苦中吸取教训,下一次避免这样的痛苦。然后,将心灵和意识投向应该去做的事当中。
恢复正常生活(即重获自由)很久以后,一位友人拿了张画刊给我看,上面登了几帧照片,全是集中营俘虏挤躺在木板床上.眼光呆滞地盯着一名访客的镜头。"很可怕,不是吗?那种呆滞的表情底下,隐含了多少恐怖啊!"
感想:未身临其境,很多判断都是主观和片面的,经历过了才有发言权。
我一说出我已决定留下来陪伴病人,不快之感立刻云散烟消。我不知道以后的几天会有什么遭遇。但我内心,却获得前所未有的平静。
感想: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如此重视承诺,太不容易了。
大多数的俘虏都有一种自卑情结,并且深以为苦。过去,我们都曾一度自以为"有头有脸"。如今,却受到猪狗不如的待遇。(一个人内在价值的意识,原应建基于较高尚、较属精神层次的事物上,因此不可能为集中营生活所动摇。然而不要说俘虏,即便是享有自由之身的芸芸众生之中,有多少人真正拥有这样一份意识?)
感想:用内在价值看自己,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人们大部分是用他人的评价来认可自己。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已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感想:这是这本书最强调的一个观点。的确也是个真理。
忙碌而积极的生活,其目的在于使人有机会了解创造性工作的价值;悠闲而退隐的生活,则使人有机会体验美、艺术,或大自然,并引为一种成就。至于既乏创意、又不悠闲的生活,也有其目的:它使人有机会提升其人格情操,并在备受外力拘限的情境下选择其生活态度。
感想:在不同的环境下,人都可以培养积极进步的状态。无论出于什么情况,人都有选择。
个人若能接受命运及其所附加的一切痛苦,并且肩负起自己的十字架,则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照样有充分的机会去加深他生命的意义,使生命保有坚忍、尊贵、与无私的特质。
感想:痛苦是什么?痛苦是财富,痛苦是让你明白生命的意义的催化剂。痛苦过后,痛苦不会成为你的一部分,但你却不同了。
个人如果看不出他的"暂时存在"将于何时终结,自亦无法朝人生的最终目标迈进。他不再计划未来、安排未来,而这恰恰和生活于正常状况下的人相反。也因此,他整个内在生活的结构将随之改观,衰败的迹象亦将渐渐呈现,并由其他的生命领域(如身体)中暴露出来。
感想: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就要做后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