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世界,处在一个推崇“成功”的时代。社会习惯地把人类分为两种:“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成功”甚至成为了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世界观——父母渴望子女“成功”,他们望子成龙;中青年希望自己“成功”,因为他们要出人头地;老年人也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至少盼着子孙能够记住他们有一个成功的长辈。在“成功”这个概念面前,不仅是个体的人,集体的意志也体现了对它的追求:企业不断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更高的利润、更靠前的企业排名;国家力求提高GDP,提高国力,甚至使奥运会的金牌数目提高——那就意味着国家已经在某一个方面“成功”了!
只是令人疑惑的是:社会中所倡导的“成功”,却始终包含着一种突出的功利主义色彩。以个人的角度来讲,“成功”甚至有了明确的标杆:豪宅、名车、年入百万。
但是,我们知道,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中,这种“成功”的人不过只占社会阶层的1%甚至更少,超过99%的人们则被归纳为“不成功”的范畴,或者正在向“成功”不断努力。
这不禁令人想要疑问:在这个被“成功”牢牢把握这话语权的时代,人们能不能“不成功”?
这是一个有趣的命题:倡导“不成功”,在别人眼中可能并不会有“举世皆醉我独醒”的意境,却会被嘲笑为胸无大志。只是,试问大多数人是否懂得成功的真正意义?莫非只有“豪宅、名车、年入百万”才是成功的?第欧根尼住在木桶中捉虱子,但是连亚历山大都恭恭敬敬站在他面前求教。